第82章(第4/5页)

王元孙手里弓再搭一箭,‘咻’的穿破风声,中了,有人哀嚎,这次射中了大盛人后面的忽儿鹰,只是可惜,射中了胳膊。

忽儿鹰吃痛,喊夷族话杀。

他这个外甥被困第四日,两日都没喝水了,竟然还敢还手。

真是找死!

山壁藏着的弓箭手露出来,王元孙驾马在山沟飞驰,他已经感受不到饥饿很是麻木,嘴里火烧都是血腥味,背后有人中箭跌落,有人喊什么,王元孙充耳不闻听不见,他抬头,一直在找忽儿鹰。

虽是逆光,山峦叠嶂偶尔能看清人在哪。

王元孙搭箭射箭,高处有人跌落滚下来,夷族人乱了,喊撤退,不知多久,声停了,整个山沟安静下来,唯有风声和淡淡的血腥味。

“还有多少人。”

“王将军,还有四千四百人。”

“死了的马,吃。找水路。”王元孙说。

马肉难吃,混着鲜血,但这些日子什么都没吃,现在生吃马肉饮血,嗓子里胃里难受有人作呕,吐了出来。

休整过,找水。

当日夜里,许是命不该绝,找到了水沟,众人残喘喝水,王元孙也喝了一口,坐在月下摸着他的大刀。

“将军我们找不到出路了?”、“将军能否诈降,先掳个夷族人给我们带路,不然这样下去我们都要死。”

王元孙看对方,“不降。”

哪怕是假意,也不行。

他不知道为何坚守,有人动摇,说着诈降,顺着忽儿鹰的话,起码能活下来,回去给主大军报信。

王元孙不信忽儿鹰的话。

对方故意这么说,想引大军来此。

诈降就是降了、怕了,窝窝囊囊回去,不如死了。王元孙抬头望月,没有月亮,黑漆漆的,他想到王元孙这个名字,被宰割践踏的牛,倒也无所谓,王家如此这般才正常。

王家轻贱他,王家都死绝了。

什么忽儿鹰王子,也敢称王。

这片土地,大盛、夷族、戎族,其实同他没关系的,谁来做皇帝做王都同他没关系——王元孙皱了下眉头,那还是有关系。

他饿的脑子有些疯,像是快死了,五脏六腑烧疼。

许多福是太子,这天下以后是许多福的,他是崇明大殿的王元孙,是刘戗的王元孙……

“好像有哨声?”、“有鼓声?”、“不对是马蹄声!夷族来了?”

王元孙神色凌厉,丝毫看不出身体不适,翻身上马,手持大刀,即便是死,先斩下忽儿鹰的头颅来。

远处漆黑狭长的沟渠处,亮了火把,马蹄声停了。

有人喊:“王元孙!是你吗?”

“是!刘将军吗?是我们?我们将军还活着。”

“刘将军来了?”、“是刘将军。”

王元孙怔了怔,刘戗怎么找来了?

远处马蹄声响,越来越近,刘戗坐在马背上,嘴巴一圈胡子拉碴,与王元孙打了个照面,松了口气,刘戗说:“谢天谢地,你们可算活着。”

“走,我带你们出去,我们有干粮,我找到路了。”

双方汇合,忽儿沟一条宽河附近点着篝火,刘戗先下马,去接王元孙,刚火把就瞥了眼,不知道是不是他看岔了,王元孙怎么脸色那么差。

马背上,王元孙直直往下栽,幸好刘戗接住了人,触手一摸,粘稠感,当即是脸色一变,王元孙中箭受伤了?

刘戗让其他兵安顿伤员,自己三两下脱了王元孙盔甲,扒了衣裳,仔细检查过,王元孙身上大大小小的擦伤,最严重的事肩胛骨往下一处,有个血洞已经糊住了。

“他之前中箭了?”刘戗问。

有人说:“我们将军这一箭是替我挡下的,将军拔了箭说不碍事。”

难怪你前前后后一直围着王元孙转也不走。

刘戗嘴上说:“他说不碍事就不碍事,你去歇着吧,我来照看他。”什么不碍事,那伤口都发脓了,得挖干净,王元孙,小爷又救你一命,看你以后拿什么还!

……

五月末,圣驾亲征黔中大半年了,终于有战情传回盛都。

圣上攻打戎族,频频捷报,梁、张二位将军攻占了夷族,直捣夷族老窝,二族投降愿每年岁贡,圣上拒,将二族之地收为大盛疆土,二族成为大盛子民……

许多福一目三行,落在最下面的字:圣驾班师回朝。

“我父皇和阿爹要回来了!!!”

这一日,许多福饭都多吃了两碗,高兴的不得了,胡太傅给他教学,没两句,许多福就面带笑容嗯嗯嗯,“我阿爹和父皇要回来了。”

胡太傅:……

今日教学教不下去了。

“殿下今日自己看书吧。”

许多福一点都看不进去,也坐不住,虚心求教:“胡太傅,您说黔中到大盛回来要多少天啊?一个月的话是不是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