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6页)
虽然会费些水和柴火,但是大家都不介意。
多一种食物可吃,就代表家里人少饿一点。
“我们守着一大片竹林,里面有这么多吃的都不知道,本身就是我自己的问题嘛!阿想你别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回头我和你村长爷爷商量,奖励你五十个工分。”
村支书想到赵想对村子里贡献,要不是怕奖励太多村民有意见,都他想奖励赵想几百个工分了。
“谢谢村长爷爷。”
赵想没有拒绝,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得的。对于自己该得的东西,赵想是不会把它往外推的。
“这就是对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找我,或者找你村长爷爷也是一样。”
村支书虽然有私心,但是他大部分还是为村子好,对村民也不错。
如果不是他和村长做事比较公平,大家也不会推他们上位。
赵想送走村支书,把家里收拾一下就开始煮饭。
家里的腊肉也快吃完了,想着最近几个月攒的肉票,打算抽个时间去镇上赶场,顺便割点新鲜肉回来吃。
过年时村子里分的那点猪肉早就吃完了,他们村养的猪少,除了上交给国家的,剩下的每个家庭只够分两斤。
两斤肉过年全造了,赵家没留。
主要是新鲜肉不好留,如果用盐腌起来,那就成咸腊肉了,没必要真没必要。
过年吃的红烧肉就是用它做的,所以一顿就解决了。
顺便看看有没有板油,家里的猪油也吃得差不多了。
他们这里一般是猪油和菜籽油混着吃。
炒菜一般用猪油,这样比较香。
菜籽油用来炼红油,吃面凉拌少不了。
这么一想,他明天得早点去,要知道板油可是很抢手的,晚一点就没了。
赵想还把明天要买的东西用笔写下来,列在最前面的就是板油和猪肉。
“阿想明天要去赶场?也对,阿想来咱家这么久,还没去赶过场呢!”
赵奶奶突然想起,就连过年那一次赶场,赵想在家里收拾都没去成。
“对,所以爷爷奶奶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吗?告诉我,我记下来明天好买。”
赵想拿出纸笔,看着两位老人。
“那就看看能不能买到板油吧,家里的猪油快吃完了。”
赵奶奶最先说。
“这个我记下了,奶奶换一个吧!”
赵想说道。
“那猪肉?”
“也有了。”
“那就给我买一些线吧,家里的线快用完了。”
“做鞋子的麻线吗?”
“对,还有你的药也快喝完了,得再捡几副回来。”
“记住了,还有吗奶奶?”
“没有了。”
“那爷爷呢?”
“看有没有人卖叶子烟的,有的话给我买一点回来。”
赵爷爷说道,他自己种的都抽完了。
“好,我看看。”
镇上也就赶场的时候可以自由买卖一点东西,不过都是农家自家种的,大多数还是要去供销社买。
“其他的没有了。”
赵爷爷觉得家里啥都有,他不缺吃不缺穿的,没必要乱花钱。
“那行吧!”
赵想也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决定自己看着办!
最近他又攒了一点钱,看到有什么适合爷爷奶奶的买了回来送给他们。
次日一早,赵想起来吃了一碗红苕饭,就背着背篓去赶场了。
村子里也有人赶场,赵爷爷求对方带着赵想一起去。
“行,幺爷爷你把人交给我,我保证把人给你完完整整带回来。”
赵爷爷求的是村子里年轻人,对方比赵想大几岁,但是性子憨厚老实,赵爷爷一说就答应了下来。
“谢谢核桃哥。”
赵想跟年轻人道谢。
乡下孩子的名字就是这么随意,赵核桃生下来时,正好家里的核桃熟了,于是他爹给他取名核桃。
相比赵大狗子这样的名字,其实核桃这个名字也不错的对吧?
“不用谢,等下你跟着我走就行了。回头赶完场在桥上等,然后我们再一起回家。”
赵核桃去镇上也有事,所以不能一直和赵想在一起,便约好在桥头上等。
谁先办完事就谁先在那里等,毕竟现在没有手机无法联系,只能靠这样的笨办法了。
“好。”
两人就这样约好了。
“爷爷,我去赶场了,你回去吧!”
赵想转身和赵爷爷说道。
“好,早点回家,我和你奶等你回来吃午饭。”
赵爷爷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
“好。”
赵想点了点头,等赵爷爷离开后,也和族兄赵核桃往镇上走。
“小想,你在幺爷爷家怎么样?还好吧!”
赵核桃知道原主以前在老赵家的生活,可怜这个年纪还小的族弟,忍不住关心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