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4页)
一位老人孙子来部队医院看病,一来便直奔赵想的诊室。
作为他们当地最著名的医生,赵想每天要接待许多病人,时常因为工作得太过专心而忘记吃饭。
这个时候,在暗处保护他的人,就不得不出来给他打饭,要求他暂停工作先吃饭。
就算是病人在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继续让赵想看病,都等他吃过饭再看。
“小朋友,你这两天有没有去过平时不去的地方,或是玩过什么平时没见过的花花草草?”
赵想给孩子把过脉后,尽量用他们能懂的意思问道。
“昨天有看到一个红红的花,很漂亮我摘下来玩了。”
小孩有七八岁的样子,所以对于赵想的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那花是什么样子的?能形容一下给叔叔吗?”
赵想再次询问。
“就红红的,长长的花瓣。解放军叔叔,我身上长红点子,是因为我玩了那个花花的原因吗?”
小朋友看着身穿军装的,长得还特别好看的军人叔叔,眼睛一直盯着他。
“叔叔现在也不知道,所以才要问小朋友啊,如果是它的原因,以后小朋友就不能再玩了。”
赵想笑着回答。
对于小朋友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行为,赵想早就习惯了。
调来这里的几年,这样的事已经不知道发生有多少起了。
“哦。”
小朋友点头,表示知道了。他以后再也不随便玩不认识的花花草草了。
“大叔,孩子没事,就是过敏了。不过以后得注意一点,不认识的花花草草千万不要碰。”
赵想提醒大人,也提醒了小朋友。
“记住了,解放军叔叔。”
小朋友还是很乖的,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分配来的这个地方很穷,比赵家村还要穷,这里的人刚刚才不饿肚子,至于吃肉那是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
“乖。”
赵想开了一些外用的药给小朋友,让家长回去煮成水给孩子擦。
“擦几天就好了。”
药方写好,交到大人手中。
“谢谢赵军医。”
老人拿着药方抱着孙儿走了。
赵想来这里的几年,他的医术经过了考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证。
又因为他一口蜀省话,当地百姓对他的排斥最小,很多时候更愿意与他交流。
本来因为当地人排外,部队很多时候也和当地百姓不好交流,大家比起部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宗族。
原来这里是没有驻军的,是后来迁过来的,所以双方感情没到位,对部队平时的工作展开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但是随着赵想的到来,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他是蜀省人,一口标准的蜀省话让当地人听了心里舒服,直接把他自动归为自己人。再加上他又是医生,经常在休息的时候下乡免费为百姓看病。
一来二去,当地人对赵想的信任感那叫一个高啊!
只要赵想说的话,一个个奉为圣旨,就算有人劝他们不要太过相信一个外人,反而被当地人骂一顿。
什么是外人?赵军医可是他们蜀省人,他的家乡离他们这里也不远呢!
好心劝当地人不仅没得到感激,还被反骂一顿,几次后就再也没有人劝了。
不过赵想也没辜负大家的信任,这几年一直尽心尽力为百姓们看病。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病,大家都喜欢来赵想这里看病。
“赵军医,我又来了。”
一个年轻脸上带伤的小伙子嬉皮笑脸地走进来。
“又来了?这次又是什么问题?”
赵想看到他全身充满了一股无力感。
“还是和人打架,不过这一次我只受了一点轻伤。”
年轻人把袖子挽起来让赵想看。
“脱臼了还叫轻伤?”
赵想摸着错位的骨头没好气地说道,当然他手上动作也不慢,只听见啪一声,错位的关节就复原了。
赵想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成为骨科医生的天赋。
从来到这里后,他除了给大家治病,还要为经常受伤的人治疗骨头。
几年锻炼下来,他现在的正骨技术也是相当得不错了。像这样脱臼的小病小痛,他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哇,真的好了,赵军医你真厉害。”
年轻人看着恢复正常的人,一脸崇拜地看着赵想。
“你别老是人和打架,你爷爷奶奶会担心。”
赵想连药方都没开,他在这里给百姓看病,都是没有挂号费的,所以这名年轻人一分钱不用出,就让赵想治好了脱臼的手臂。
“我也不想啊,那些混子老是来我的摊位上找事,我只好和他们打了。”
年轻人也一脸无奈,他因为父母早逝,是爷爷奶奶把他带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