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06 新年-快乐(第3/4页)
……
这一年,越来越多外资进入华国市场。华国的产品也由货轮一船船送至全世界。岛上的集装箱生意闷声发大财,年底又开了个新厂,与木材厂合作专门生产托盘。
濒临倒闭的木材厂一下子就活了过来。托盘简单易做,老师傅们甚至觉得都不算木匠活,就是切切木头,钉钉洋钉。
而周家气氛却十分严肃,甚至可以称得上沉闷。
不,不止周家,整个营区都变得严肃沉默。隔壁白冰都没去做生意,陪着男人看电视新闻。
这年一月,海弯又闹不太平。不过这回包含漂亮国在内搞了个多国联盟,周宣祁连城他们每日听军旅台跟踪最新报道。
今日这场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却给华国所有军人狠狠一棒槌。周宣脑海里想到苏炎曾经说的一个词,“降维式打击”。
这完全是单方面碾压,打的人毫无还手之力。
这是一场信息化科技化主导的战争。无论是切断伊方的通讯体系,还是精准到点的轰炸,都让精通人海战术和游击战的华国军人受到了打击。
伊方完全成了无头苍蝇。
苏炎默默地将手覆在周宣手背上。她虽然知晓华国未来,但说实话,在这个时代重新活了一遭,真真实实感受过后,她太知道每一步走得是多么的不容易。
套用未来一句俗话,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日以后,周宣他们彻底忙了起来。而刚出月子的周伊依带着学生在Q大搞起了研究。苏炎具体并不清楚,但好像是雷达方向的。也因此伊依来过年都没回家。
也因为他们夫妻实在忙碌,她与冉跃华的女儿冉星辰由阿姨和退了休的太爷爷老夫妻照顾。
这一年,苏炎与周宣也没能回家拜年。部队里引进了新的武器,所有人都在学习和适应中。而苏炎也忙着工作,最近上面又有了新的任务。要将79年后经济体制发展做个整理汇总,而后以报告形式往上提交。
“领导,你说上面是有什么动作吗?我记得上一回做类似的事情。好像还是在讨论要不要进行合资的时候。”
“不管什么变动,肯定都是好的。”
不过这一回苏炎还真清楚,毕竟这是历史书上多次提及的重点内容,市场经济。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变更,也越发利好外资企业来华投资,除了沪市外,其他城市也陆陆续续放开外商独资的条件。
T市自然也随了大流。然而最近苏炎却跟省局领导吵了一架。
“苏炎,别以为你有后台我就不敢动你。这次合作是省里决定的,不是你想拒绝就能拒绝的。”
苏炎死活不同意,她强硬道:“这一回我还就靠关系走后台了。三和商社别想在海岛建厂。”
“你你你你,你这个人怎么说不通道理了?人家三和商社说了,他们公司已经具备了完美的处理废水的能力。另外,如果咱们答应签下这个项目,后面他们还会将核心产业挪过来。要知道他们公司的医疗用胶片技术十分先进。”省局领导气了个半死,等苏炎走后又骂咧了半个多小时。
女人就是死脑筋,想事情一点都不晓得拐弯。
不过不管如何,这次合作不能因为苏炎的不配合就取消掉。
她后台再强硬,能硬得过老百姓?
省局领导直接让人把这事传给岛上的百姓听听,他倒要看看苏炎能不能抵挡得了老百姓的唾沫星子。
要知道三和商社开的工资比国内企业高三倍,各项福利都十分到位。
苏炎拦着不让三和商社投资建厂,不就是阻挡别人过好日子?
他倒要看看苏炎能不能扛得了老百姓的谩骂和怒火。
与此同时苏炎也气得半死。她当然知道经济的重要性,可是这么好的招商条件引来个重度污染型企业,真的就这么有必要了?
上辈子的苏炎不能接受小鬼子核污水入海,这辈子自然也无法接受这样重度污染的工厂坐落在海岛上。
三和商社的算盘珠子拨得精嘞,一个无法在国内立足的工厂外迁到华国,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本国的国民矛盾。
苏炎心想着,自己就是拼着不干了,也绝对会阻止下去。
省局领导说得对,她是有强硬后台的人,有时候她不介意动用动用关系。
对此周宣十分赞同,他道:“要不要我找爸妈先将关系备好?”
“还没到这个地步。”
“我想着我得双管齐下,这家厂子推了,就得有新的厂子填补进来,不然我怕没办法跟群众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