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9章(第4/7页)

小白圭躺在床上睡不着,他精神力很旺盛,索性蹑手蹑脚地起床,坐在门槛上背诗。

光是杜甫的诗集就够他背很久了。

小白圭很喜欢。

等赵云惜睡醒,就见他托腮,靠在门槛上,手里捧着杜甫的诗集,正一字一句地背着。

“怎么不休息一会儿。”还得是孩子,精力特别充沛。

小白圭捧着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小脸,软乎乎道:“不困呀。”

下午有刺绣课和马术课,赵云惜的刺绣课被优化掉了,知道针法,能看懂,不被人欺瞒就成,不一定非得自己绣得很好。

而马术课要精进才是。

等下课后,她刚要走,就见甘玉竹溜溜达达地过来,握着她的手满脸感怀,笑着道:“真盼望你是我亲姐妹,一处长大,一处生活,再不分开。”

赵云惜噗嗤一声笑了:“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你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姐妹?有时候情分到了,也不一定非得有血缘关系。”

甘玉竹一想还真是。

“确实,若不是有老爷这层关系在,我真想和你义结金兰。”

差辈了。

就很烦人。

赵云惜笑了笑:“我们如今的名分也很好。”

把甘玉竹哄好了,她这才牵着白圭的手一起回家了。

还记得去年,她刚有穿越记忆时,怀里抱着不满三岁的小瘦崽,现在却已经马上四岁了,再抱着就长长一条没那么方便了。

*

三日后。

一早天刚蒙蒙亮,还昏黄着,她把白圭的衣裳穿好,用披风一裹,抱着就上马车。

李春容在送甜甜去族学,见此有些舍不得,却还是摆摆手送她走。

马车骨碌碌地走着,刘二在前面赶马车,他笑着道:“老爷在村头等着了,听他说你家相公也在。”

赵云惜有些意外,这样带考的好事,一看轮不上张文明,她猜测是林修然使劲了。

等到了一问,果然。

这样的差事能在县令面前露面,一般都是山长的内门亲传弟子才有可能。

像张文明这样的外门弟子,那真是消息都听不到。

赵云惜有些诧异,却没说什么,只笑吟吟道:“那挺好。”

于是——

张文明在前面带着学生,赵云惜在后面带着林家几个孩子。

马车行进,她以为江陵离荆州府很近,就几十公里,大约一两个时辰就到了,谁知坐马车吱吱呀呀走了一整天。

坐得她屁股疼。

愈发佩服老头了,他当初冒着风雪,硬是往江西走了一趟,来回一个多月,实在是厉害。

看来当初他心里也是有一口气撑着。

他有个铁腚。

但她没有,她这会儿满脸难言之隐。

看林子境的样子,怕是也如此,不时抬抬屁股,偶尔蔫哒哒地跪在条凳上。

“到时候府试过了,还有院试,远的不说,再过三天我们还要坐马车回去。”

那真是……

太惨了!

赵云惜一想,也有些不大好,但通往坦途的大道上,总有一段崎岖不平的小路,她表示理解。

林子境叹气。

林子垣和小白圭倒是精神,两人凑在一处嘀嘀咕咕,还撩开马车帘子,看外面的风景。

赵云惜很艳羡小孩的精神劲头。

好在天擦黑时,就到了。

林修然把张文明叫过来,把他们扔做一堆,自己施施然走了。

赵云惜连忙问:“夫子,你去哪?”

“我去另外一处隔壁院子住。”他又不好和他们住在一处。

目送夫子离去,把林子境也带走了,小院中便只剩林子垣、张白圭两个小朋友。

小院一切都陌生,他们饿了,正要琢磨去外面吃东西,就听见有人敲门,张文明立在门口,问:“谁?”

“回公子的话,小人乃城东食肆的店小二,奉命来送外卖。”

听见外卖二字,赵云惜有种时空被破的感觉。不过外卖由来已久,确实古代就有,名字各不相同。

张文明这才松了口气,让娘子先回屋,就听她无奈道:“我穿的男装。”

为了方便,自然是男装最不惹眼。

“那也避一避,万一是坏人。”

“那我还得保护你。”

两人对视一眼,看向正好奇盯着两人的小孩:“你俩进屋躲一躲。”

小白圭:……

林子垣:……

两人乖乖回屋,把窗户打开个缝,往外看。

店小二拎着食盒,摆在桌上,笑着道:“你们且吃着,我晚一个时辰过来拿盘子碗,不必洗,摆回食盒就好。”

张文明提着食盒,表示很惊诧。

他来过荆州府,却没钱用来点外卖,头一次经历,颇觉意外。

赵云惜也觉得很新奇,她尝了尝味道,这保温做的也很好,确实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