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浪子文学?(第2/2页)
虽然那时候她还不懂,但每次都会借着等父亲回来,偷偷观察邻居哥哥什么时候回来,那也并不是一种喜欢或者好感,更像是在那位哥哥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少女之思。
这么一回忆,找到了和女主角的共同之处,好像和故事里的女主角就有了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即便看到女主角拉维妮娅不自觉地追寻着男主角埃德蒙的目光,南希也只是轻轻一叹,“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作为过来人,她还是不赞同这桩婚事!
“喜欢他的话,默默将这份情愫藏在心底就好了,”南希摇摇头,“一个心有所属的男士,如果再和他结婚,那将注定会是一个悲剧。”
“难道这就是作者想说的?”似乎突然被自己提醒了一样,南希有些懂了,“不要喜欢一个心里有别人的男士?哦不对,是不应该喜欢一个花花公子,因为他很有可能心有所属。”
尽管南希并不是什么作家,对文学创作也谈不上深入了解,但凭借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她大胆猜测,这个故事绝对不会让女主角感到幸福。
她的好友斯蒂芬夫人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我觉得他们相遇的场景很浪漫,”斯蒂芬夫人用一种略带咏叹调的语气感慨道,“尤其是男主角赌气求婚的情节,实在让人心跳加速。这一切看起来几乎完美无缺。可问题是,如果它不是出现在征文活动上,我真会以为这只是一个女主角通过自身魅力‘改造’花心丈夫的爱情故事。”
“就像《女仆日记》那样?”南希的记忆力向来不差,随即用深情的语气念诵道:“‘虽然我身边总是围绕着人,能让我记住名字的,丫头,也只有你一个。’”
“对,就是那种感觉!”斯蒂芬夫人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如果这个女主能用她的智慧和手段,把心有所属的丈夫重新拉回她身边……啊,我太喜欢这种故事了!”
“我也是!”南希连连点头,眼里闪着光,“我最近看了几位作者的新作,但老实说,她们写得还没有《拉维妮娅》好呢。”
在《女仆日记》掀起的热潮中,不少小作家迅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毕竟,《晨报》凭借一篇真假难辨的浪子男主故事创下销量纪录,足以说明读者对这类题材的狂热喜爱。
短短一个月内,各类廉价小说和报纸纷纷涌现出以浪子男主为核心的故事。不知是否有业内高人指点,这些作品几乎清一色地围绕一个模式展开:一位品行端正的女士,凭借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聪明手段,将浪子男主成功“收于裙下”。
尽管这种“三观不正”的故事题材遭到了主流评论家的强烈批判,但不得不承认,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异常火爆。即使读者们无法在社交场合公开谈论或传阅这些作品,私底下仍然会热情追捧。
“我也看了几本,”斯蒂芬夫人叹了口气,“但她们对花花公子的塑造太过了,更像是一个猥琐下流的街头混混。说实话,有点用力过猛了,这种角色怎么会吸引人呢?”
这也不是不能理解,写这类小说的女士们,恐怕这辈子都没见过什么正经的“花花公子”,她们见得最多的,应该叫“渣男”。
看起来两者属于同一类物种,但就文学作品来说,前者让人又爱又恨,后者只让人恨。
“他们至少得有点个人魅力吧?”斯蒂芬夫人一开始吐槽就停不下来,“就算是浪子,也应该有一种令人心动的优雅,或者复杂悲惨的过去,能用一句话、一抹笑,甚至一个眼神,就让女士不由自主陷进去,而不是一上来就自吹自擂,完全没有一点吸引人的地方。”
“哈哈哈哈,”南希忍不住笑出声来,“真的有人能用一个眼神就让女士陷入爱河吗?”
“如果足够有魅力的话,”斯蒂芬夫人喝了口茶休息一下,“比如说,有伯克利公爵那么英俊的外表?”
南希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
“《拉维妮娅》就好多了,”斯蒂芬夫人评价道,“尤其是他赌气求婚的那一幕,你知道他不是真心的,但就是忍不住想看他接下来会干什么。”
“或许,这才是《拉维妮娅》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之一,”南希若有所思地接过话头,“它让我们看到一种可能性——也许他会变好,也许他会变得值得女主角的爱。”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但与此同时,你又隐约知道,他可能不会变好,这才是最让人恼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