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怎么更快了呀!(第3/4页)
在个人的婚姻大事、生儿育女的面前,她们之间的那点小小的情谊也短暂的被丢到脑后,各自都忙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只有等到很多年之后,两人都熬出头了,都有点地位后,才能游刃有余的见上一面。
新媳妇进门熬啊熬,熬成婆母才能说了算。
提及到年少时候的情谊,秦禅月眯了眯眼,想,那都是好久好久,好久好久之前的事情了,但是真要细想起来,仿佛又在昨天。
一入夫家深似海,秦禅月这种上无公婆的还好随意出门,但像是那种才进别人家府门的新妇,前几年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别说随意宴请亲友了,估摸着出趟门子都得先跟上头的婆母报备。
柳烟黛没吃过后宅斗争的苦,但是她能够想象到——当初她见到白玉凝的时候,她就能想象到了。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钱府门口。
钱府坐落在银杏坊,秦禅月领着柳烟黛两人在钱府的府门门口一下马车来,正瞧见钱府门口站了个笑盈盈的夫人,一张极讨喜的圆脸,一双眼中带着几分精光。
夫人姓王,可叫王夫人,后来嫁了人,也可以叫“钱夫人”。
秦禅月唤她便唤“王夫人”,柳烟黛站在后面跟着行礼,也唤道:“王夫人好。”
王夫人身后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大儿媳在迎客,王夫人笑盈盈的应了一声柳烟黛,随后叫大儿媳送她们俩进门,进门的时候,王夫人还小掐了秦禅月一把,道:“宴后留下,我有话问你。”
秦禅月瞥了她一眼,小翻了个白眼。
俩人互相挤眉弄眼的瞧上一眼,仿佛一下子回了嫁人之前,俩人都揣了一肚子的别人的坏话,等着私下里跟自己的好姐妹说。
王夫人的大儿媳,王少夫人正领着她们进去,王少夫人是从西边小城娶上来的,到了长安十分惶恐,一见了传闻中的“秦夫人”更惶恐,脸上的笑都有点发僵,有点像是柳烟黛以前的样子。
秦禅月也不挑这孩子的礼,一一都含笑应了,由着这位王少夫人在前厅里给她安排了个位子。
钱家这宅子是刚赁下没多久的,能瞧出来翻新过,前厅里地龙烧的滚热,屋内靠着两边窗户大开,可看到前厅外面的花园里,养着大片大片的菊。
深秋天寒,尚未落雪,菊花开的正艳,明明烈烈的正黄色,娇艳欲滴。
这场赏菊宴邀约的都是女眷,女眷又多是带着适龄儿子女儿来的,秦禅月在女眷里的地位堪称一骑绝尘,长公主不回来,她在长安一贯是最高的,她的位置尚左朝东,面着大门,是除了主家以外,最好的位置。
秦禅月才一落座,便有一堆人过来与她言谈,都是一些朝中大臣的夫人。
秦禅月早已熟悉这种场面,一融入进来简直如鱼得水,各家夫人凑到一起,说起各家夫人的小话时更是热烈非凡。
前些日子,二皇子党下狱流放,连带着一堆府门里的女眷也都被流放了,但是大陈有一个颇好的策政,流放之下,大陈允女子和离。
打个比方,这家人犯了事儿,即将要满门流放,女眷可以和离,抢在被流放之前,带孩子离开。
但是这需要娘家去通关系,去接人。
当时白家将落狱的时候,如果白夫人的娘家愿意去通关系,背着被皇上厌弃的风险,将自家女儿接回来,那白玉凝就可以回到自己外祖家去当表小姐,不必流落民间。
但是有一些人家是不心疼自己的女儿的,或者说,他们不愿意为自己的女儿背责,怕被自己的女儿连累,所以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夫家带去流放,只当这个女儿死了——当然,这样被放弃的多是庶女,真正的嫡女一般都有亲娘做主母,有亲哥做靠山,被疼爱着呢,就算是夫家完了,她们也不会被放弃,但那些母亲就是姨娘或者通房的庶女们,谁也靠不上,自己也不值价,只能随着夫家流放。
大家都是一个长安城里面生活的人,一口井通百户人,那些藏在水井下面的小秘密自然也藏不住,这群夫人们更是耳聪目明,各有各的路数,将这些人家的反应探听的一清二楚。
谁家的娘家心疼人,连夜去安排,将自己的女儿连带着外孙外孙女全都带回来,谁家的娘家已经换成了兄嫂当家,懒得搭理妹妹,任由妹妹去流放,谁家的娘家因为要通关系的银钱财数纠缠不休,闹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些暗地里的事儿,夫人们都熟悉的很。
一群人凑到一起,有的是话说,这种局,谁要是没来,身上那点破事儿都得被嚼上百八十遍。
柳烟黛在一旁津津有味的听着。
她年岁小,但是也是个“夫人”啦,可以跟夫人们坐一桌,听她们说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