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百三十三章(第3/7页)

众人面面相觑。

老太太头也不抬,轻声嘲笑着:“还不如一个小童有用。”

徐家的小院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二进院子,就在豆腐巷的第三间的位置,一眼就能看到今日的与众不同。

如今大门敞开,地面都洒了水,路面上的车辙印凌乱却没有溅起灰尘,门口的灯笼也都是换了个新的,台阶上铺上红布。

徐叔站在门口,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人从十几辆马车上开始绑东西。

“我的公子们,怎么来的这么晚啊。”徐叔远远见了人,不解问道,“差点要去找人接你们了。”

“路上遇到我们江解元的大师侄了,聊了一会儿。”祝枝山打趣着。

“原来如此,怎么不请人来坐坐啊。”徐叔笑说着。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眼巴巴地看着他。

徐叔话锋一转,兰花指一翘:“肯定是今日太忙了,他们这些人都是有礼貌的人,不好来打扰,不说这些了,来来,你们快进来选屋子,我早早就让他们打扫好了,若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就直说,选好屋子,我就让人把行李都搬进去。”

徐叔雷厉风行地把人赶进去了,然后看着瞬间热闹起来的院子,露出欣慰的笑来。

——瞧瞧,这个院子的风水多好啊,一下子来这么多举人。

——不是他吹,昨夜做梦梦到紫薇星了,就从我家里飞出去的。

江芸芸选了一个靠近花园的屋子,黎循传选在他边上,顾幺儿闹着要和江芸芸一起睡,被江芸芸无情安置在另外一边。

应天上船的四人住在一起,都选在西厢房,徐经则选在东厢房,祝枝山和他搭伙过日子。

江芸芸不是来赶考的,所以只带了两个包裹,里面塞满了衣服,还有的就是几封信和物件。

一封是替茹老夫人送给她孙女的,说她那个孙女如今住在她伯父谈经家中,谈经是户部主事。

户部在大明门内,里面都是官署,若是经济条件尚可的人都住在正西坊,方便每日上下值,听说谈家就住在二条胡同,每日上值走路要三炷香的时间,若是做驴车,两炷香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到了。

还有一封是给李师兄的,见李师兄要备礼,刚才打听出来了,李师兄就喜欢舞文弄墨,到时候买个砚台送过去。

还有一封是给刘师兄的,听说他在浙江干得好,说要回京述职了,也不知道回京了没有,这个不急,也不知道刘师兄喜欢什么。

江芸芸把三封信排一排,打算先去谈家。

去谈家拜访自然也不能空手去,等会去买点糕点果脯来。

江芸芸一向是行动派,打听了附近哪里买东西就准备出门。

“哎哎,可不兴独自一人出门。”徐叔着急,连忙喊道,“快去把乐山叫来,他家公子又跑了。”

乐山屁股刚坐下,水也来不及喝,放下杯子就跑了。

门楼胡同那边就有很多吃的,每家每户都热气腾腾的,江芸芸选了三种糕点,三种果脯,整整齐齐打包起来就准备去谈家,先个上门约个时间。

“我的祖宗。”乐山终于把人追上了,苦着脸,“这人生地不熟的,可别丢了。”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不会啊,迷路我不是有嘴嘛。”

乐山大冬天跑出一脑门汗:“那哪能一样啊,芸哥儿年纪小,长得这么好看,谁知道这里有没有拐子啊,东西我给你拿着,还打算买什么吗?”

江芸芸摇了摇头:“不买了,现在准备去谈家拜访。”

两人都是初来乍到,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极了,左顾右盼,一看就是外地人。

扬州很热闹,到处都是熟悉的乡音,水道纵横,时不时有一条小船悄悄划过,船上的小孩见了人就笑,那里的东西已经很齐全了,寻常用品处处可见,偶有金贵的东西一下就能引起轰动。

应天也很热闹,各路行船在应天汇聚,北方的货物,南方的货物,就连西洋货那也是琳琅满目,各家店门口都彩旗飘飘,甚至还有专门招揽生意的小娘子,众人都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摆出来吸引客人。

但北京更热闹,那是一种人声鼎沸,但显山不显水的热闹,门口的招幡也都写的格外简单,在风中高高扬起,让人一眼就看明白这家店是买什么的,门口也有人招揽生意,大都是年轻淳朴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见了人就打招呼,开头三句话:吃了吗?来看看?不买也行?

热情到你不买点什么,都不好意思出门。

这里的路大都是笔直的,四四方方,过了这条路也不用转弯,也不用绕道,直接去了下一条,大路更是一眼能看到头,又宽又大,两侧的摊贩整整齐齐摆着。

“京城的地还没有我们应天好。”乐山凑过来,窸窸窣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