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第3/7页)
这么好说话的江老师,就不是之前虐得他们哭天喊地的江老师了。
“你们好好考,考完了就轻松了。”江芸芸唏嘘说道。
“听说当官也是有考核的。”祝枝山说,“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生病,年纪大了,都有可能被革职的。”
“这么严格。”江芸芸惊讶。
“江老师自己准备不充分,还来指导我们。”沈焘打趣着。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我现在只管考试,等上岸了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三六九年的考核,想来对你们也不难。”
“时间到了。”门口的仆人突然说道,顺便开了两扇窗户,一阵冷风瞬间涌了进来,原本暖洋洋的屋子很快就冷了下来。
“为什么要开窗?”穿得单薄的祝枝山哆嗦了一下。
江芸芸一边把卷子都分下去,一边解释着:“考程完全和会试一模一样,我的意思是连天气都要差不多,二月天正是倒春寒的时候,万一突然冷了,那就不好了。”
祝枝山苦逼地连忙披上大氅,不过披上大氅写字就不方便,但是脱了又好冷,一场考试不是在抓衣服,就是在哈气热手。
隔壁的王献臣被他吵得不行,眉头越皱越紧。
顾清坐在通风口,墨水凝固得很快,等他写到一半重新研墨,不是断了思路就是墨迹不一样了,一时间也是手忙脚乱。
毛澄也很惨,他靠近炉子,按道理是暖和的,但就是有一阵阵风吹过,吹得他心思都乱了。
至于其他人都是各有各的问题,年后的第一场考试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安静完成考试的。
“我一直在压纸,没带镇纸,卷子都搞脏了。”徐经面如死灰说道,“这要是真的考试,我就完了。”
“你还写完了,我题目都看不完。”祝枝山整个人缩在大氅里,“芸哥儿也太出其不意了。”
“早就跟你说多穿点了。”黎循传出声,“整日穿得这么少做什么。”
祝枝山叹气:“棉服也太显胖了。”
江芸芸不理会他们的讨论,一个人在上面飞快改卷子,就单人单份的卷子,她改得飞快,然后又交错再改一遍。
会试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良德的论语不行。”
“敬止,你中庸和易经还需要改进一下。”
“希哲,你过个年,心都野了。”
江芸芸看着一张张卷子,痛心疾首:“除了楠枝,我觉得你们都退步了。”
黎循传凉凉说道:“多亏了那十本书啊。”
江芸芸立马闭嘴不说话。
一连三天的大考,每次考完都要被抓着辅导,三天下来所有人在过年补充进来的精气神都消失不见了,肉眼可见的憔悴了。
徐叔心疼地送上补品,并且非常贴心说道:“若是不够冷,可以再开一个窗户的。”
“不!倒春寒而已,不是寒!”众人齐齐拒绝。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现在也十五了,等二月初就可以去外面实践两轮了,不急,到时候就连搜身,巡场的人都要准备好呢。”
徐叔连连点头:“都懂都懂,找的人都是嘴严的。”
“可惜了,连着六天考试,伯安都不在,不然也能和我们一起吃吃这个苦。”沈焘直叹气。
连考六天后会休息一天用来订正错误,查漏补缺,这一天看着没考试,但压力可不少,江老师会抽查笔记。
“估计是那个吏部考察的事情,被关在家里不出来吧。”王献臣说道。
“算时间也该张贴公告了,是有什么事情吗?还是又有被罢斥的官员不满?”黎循传随口问道。
“吏部不是刚清退了一批人吗,怎么这次又清退这么多人?”顾清不解问道。
王献臣想了想,招手让小厮说道。
原来这次吏部清退了一千四百人,阁老丘睿上折子弹劾了,到也算不上弹劾,只是上了一份政见不同的奏疏,他一上,那些被罢斥的人也跟着上了,说是一夜之间,折子好似雪花一样飘到陛下案桌前。
吏部顿时成了众矢之的。
“是清退的人太多了?”江芸芸好奇问道。
“不算多。”黎循传说道,“成化二十二年的罢斥有一千五百多人,成化二十年有三千五百人,其实罢斥除了洪武年间,之后大都在千人之上,毕竟随着官员越来越多,不可能还维持在五六百人的数目上。”
江芸芸不解:“那这次又是为什么吵起来。”
小厮也磨磨唧唧说不出来,只是来来回回重复外面的人讨论的话题。
——考核太过严厉,没有核查。
——罢斥的人太多了。
——人才可贵,犯点错也不碍事。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矛头对准的是严苛的吏部尚书王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