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第3/4页)
“那句‘生苗可化为熟苗,熟苗可化为良善’当真是写得好。”门口传来徐经的声音,“我们户部当时人人都在传阅这篇文,里面还说可以衣冠礼义后丈量土地,清理户口,提供贡赋,我们都觉得很对,这可是一大笔收入啊。”
“要是真的成了,你们户部可要派人去了。”祝枝山笑说着,“苗蛮可不好相处,到时候响应的人可不会多。”
徐经坐在一侧,想了想说道:“若是需要我,我是愿意去的。”
祝枝山惊讶:“楚蜀两粤,滇黔之间,土民杂处,光是苗人的类别就有苗、徭、僮、仡佬,可不好相处,若是一个不慎,折在里面也是可能的。”
他想了想又说道;“你可是徐家的独苗苗啊,至今也没婚配,可别说这话吓到你家人。”
徐经没说话。
祝枝山心中咯噔一声:“你真的想去?”
“那篇文章说‘山谷不籍有司者为‘生苗’,附近郡邑输纳丁粮者为‘熟苗’’,我就是觉得和我见到的都不一样,他说的土司之子大婚,百姓三年不婚不娶,我也觉得吃惊。”徐经笑说着,“那人还说‘教化为重,乃为治夷之先’,文化驯服也为拓土开疆。”
徐经笑:“不瞒你说,我看得真是激动。”
祝枝山叹气:“年少人果然有血气啊,别说你这个户部的人了,我们礼部的年轻人也都是热血沸腾的。”
徐经腼腆地笑了笑。
“但也要慎重考虑。”祝枝山严肃说道,“就当为你母亲奶奶想一想,苗夷之地,瘴气就是一大危险,更别说彪悍的民情。”
徐经沉默了。
“在聊什么?”黎循传穿好衣服,笑问道。
“再说最近惹得朝廷议论纷纷的改土归流的事情。”祝枝山笑说着,“你也太辛苦了,适当摸摸鱼,瞧你瘦得也太多了。”
黎循传摸了摸脸。
“要跟其归一样,你瞧这小脸都吃出肉来了,听说你在国子监可是大出风头啊。”祝枝山笑问着。
江芸芸笑眯眯地谦虚着:“哪有哪有。”
黎循传没说话,坐在徐经对面的位置。
江芸芸想了想坐在徐经边上。
祝枝山多敏锐八卦的人啊,立马警觉起来:“怎么不坐在一起啊,吵架了啊。”
他热情说道:“吵什么啊,我年纪大,我给你评评理。”
江芸芸懒洋洋说道:“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我听说你在礼部摸鱼摸到礼部尚书都知道了。”
祝枝山立马义正言辞反驳道:“最近一无科举,二无藩属和外国往来,倒是和你们国子监打了几次交道,可你们的祭酒是真凶啊,我们这些小喽啰可招架不住,那都是侍郎他们去打交道的,我们侍郎你见过吧,人严肃得很。”
“还敢打趣你们侍郎。”黎循传淡淡说道,“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祝枝山笑眯眯说道:“我就说我们江小老师教得好啊。”
黎循传冷哼一声:“好的不学,学坏的。”
江芸芸偷偷睨了他一眼,然后摸了摸鼻子。
“真吵架了。”祝枝山惊讶,来回看着两人,“怎么了,大过年的,怎么闹脾气了。”
徐经也一脸担忧:“是因为没有钱吗?”
“不说话好久了!”躲在门口的顾幺儿苦着脸说道,“你们快劝劝,我吃饭都没心情了,他们要是闹掰了,我以后住哪里啊。”
周六也一脸严肃:“是会分家吗?”
“不知道耶。”两小孩手拉手坐在小板凳上,“分家了我要跟谁呢?”
祝枝山听得直笑。
徐经也笑着把人赶走:“外面有炮仗,去找徐叔要一些来,去玩吧,不要在这里了。”
顾幺儿心情沉重地拉着周六走了。
只是两人还没开始劝架,江芸芸率先岔开话题:“对了,那个小孩就是周六,你家是不是要在京城开店啊,他很机灵的,跟着你们跑跑堂,学学字,学点谋生本事来,只要别给他签死契就好。”
徐经惊讶问道:“你不留着?”
江芸芸更惊讶:“他才七岁。”
这年纪,就是童工都觉得太小了。
“七八岁开始培养成小厮最合适了。”徐经一本正经说道。
江芸芸看着他笑了笑:“不用,我有乐山就够了。”
徐经被她那一眼莫名看得红了脸:“我说错了吗?”
“没有。”江芸芸笑,“等开春了,我就交给你了,你给我好好养着,等我回来我可要看到他哦。”
“你要走……”徐经点了点头,随后惊讶问道:“你要走?”
江芸芸简单解释练一下。
“这不就是游学。”祝枝山点头,“很正常,按道理你早就该走了,可你都是解元了,寻常人都是一口气冲刺会试的,你倒好,到了会试门口反而不急了,想要去游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