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百六十五章(第4/6页)

“这是可怨不得我们尚书。”沈焘嘟囔着,“我们尚书也是说过这个问题的,但是内阁除了已经致仕的刘首辅,竟然全都不同意。”

“刘首辅?那个棉花首辅刘吉?”徐经不解,“我怎么听说他风评不好啊。”

“之前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但就治水的事情来说,他是一直站在我们尚书身后的,不然哪里能这么顺利,听说还给白尚书解决了很多弹劾。”沈焘摸了摸脑袋,一脸深沉,“所以,我觉得人啊,真奇怪。”

“这事我也有听说。”毛澄作为这一群人中唯一一个在翰林待着,消息最为灵通的人,小声说道,“说是之前修堤建坝的时候,白尚书就说这个张秋河有点问题,所以想要从山东东平到青县沿途开凿十二条月河支流,将一部分的黄河水引入山东的大清河与小清河,但第一是没钱,第二是山东那边的官员不同意,听说为这事还差点引咎回京了,都是当时刘首辅周旋才把此事压下。”

在座的大都是南直隶人,对这一个个地名并不了解,听得一头雾水。

“我听不懂。”王献臣摸了摸脑袋,“不是说黄河吗?怎么又说到张秋河了。”

“我知道我知道。”沈焘得意极了,为他们解释着,“就是我们白尚书在此之前的治水原则就是让黄河水可以顺利地进入淮河,从而汇流入海。但这里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当暴涨的水进入淮河时,流量是已经被减弱的,问题就出在流量上,弘治二年的水灾其实在历年里并不是最严重的,而去年的冰水融化加大雨,整个上流水量暴涨,入淮的水超量了!!”

江芸芸沉默,敏锐问道:“淮河也淹了?”

沈焘竖起大拇指:“对,去年水量暴涨,淮河沿岸百姓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当年那个侥幸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张秋河沿岸,在这次泄洪中第一个发生决堤,然后导致整条淮河上中下游全线崩溃。”

“上一次不修,我猜就是没钱而已。”一直在户部历练的徐经小声说道,“国库真的不太丰裕,税收一年比一年少,不过其归之前写的那个农时册在浙江一带推行,今年浙江大丰收,税额大涨,我们侍郎也写了折子递上去了,我瞧着会推行出去,倒是还可能会好一点。”

他想了想又说道:“不过治标不治本。”

毛澄笑说着:“算了,不说这些了,今日是来给其归践行的。”

“都是我多嘴了。”沈焘笑说着,“来来,我自罚一杯,祝我们的小解元闯荡江西,一鸣惊人。”

黎循传笑说着:“可别说这话,我听着就害怕。”

徐经小心翼翼倒了一杯酒:“那就祝他安安稳稳读书吧。”

“再考个状元回来。”王献臣笑嘻嘻说道,“两个状元,一手抱一个,刚刚好。”

“这个好。”顾清也笑眯眯说道,“之前可是预约了要给我小孩当老师的,等你回来可要提上行程了。”

“那等等我,我爹说要给我说个亲事了,我努努力,早点生一个出来。”王献臣笑眯眯说道。

沈焘摸了摸脑袋:“那我让我儿子努力一下。”

气氛顿时松快起来,徐经察觉到祝枝山兴致不高,小心问道:“你怎么了?”

祝枝山回过神来,笑说着:“没事,想起一些往事而已,来喝一杯,好久没喝了,真怀念啊。”

徐经不明所以地摸了摸脑袋。

“等会多点个猪蹄,我今天没带幺儿出来,他在家里闹了好久。”江芸芸凑过来说道。

徐经连连点头:“他不是还喜欢吃糕点的嘛?这家的云片糕很不错,你等会也带一点走。”

江芸芸打趣着:“我们徐衡父虽说还未成婚,但照顾小孩倒是信手拈来啊。”

徐经脸颊微红,弱弱反驳着:“干吗打趣我。”

“去年你及冠,老夫人来了一趟,听说带了一个小表妹来……嗷。”江芸芸八卦的心还没升起,就被徐经踢了一脚。

“不要胡说,坏了人家姑娘名节。”徐经小脸红扑扑的,眨了眨眼,认真说道,“先立业要紧。”

江芸芸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

徐经低着头没说话。

“你喜欢什么样子的女子啊。”祝枝山听了一耳朵热闹,也跟着凑过来说道,“那个小表妹我见了,长得温温柔柔的,你不喜欢这个类型吗?难道喜欢泼辣一点的?”

徐经推开祝枝山:“不要胡说八道。”

“说不定喜欢性格豪爽的。”江芸芸也跟着凑热闹。

徐经一手推开一个,脸颊红得要滴血:“你们烦死了。”

“嗨,好纯一少男。”祝枝山无趣地龇了龇牙。

徐经抿了一口酒,没说话。

黎循传也觉得江芸芸丢脸,把人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