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第3/5页)
她来来回回翻看着,然后在封条上小心翼翼地撕开。
封面上的字依旧格外熟悉,只笔锋上虚弱了许多——写于十月二十
想来写这封信的时候,执笔的人连笔都已经拿不稳了,一张薄薄的纸,内容也不过寥寥几个字。
——春日蓬勃日,吾过扬州,却收一徒,其归少时伶仃,饱受苛待,吾犹豫再三,又思及少年读书不易,亦求学若渴,天赋惊人,三年读书载,勤勉长智,春去冬来,不曾旷学一日,所吃之苦,非常人能忍,所受之累,非常言可道,固收徒之事,吾一人所选,并不后悔。
最后一行笔锋突然凌乱,突兀写道——他说他有苦衷的。
江芸芸呆坐着,只觉得一颗心好似要跳出喉咙。
——这封写她的信,却不是给她的,那为何又说是给她的。
春夜料峭,江芸芸安安静静坐在台阶上,好似成了一团浓墨。
“芸儿。”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失神中的江芸芸被猛地晃回神来,眯了眯眼。
一盏灯照亮了面前的黑暗。
周笙提着灯笼一脸担忧地站在她面前:“你怎么坐在这里了,黎家的院子虽然没有卖,但也没雇人看着,只说交给邻居逢年过节打扫一下,家里没人的。”
江芸芸抬起头来,双眼通红得好似要流血一般。
周笙一惊,连忙蹲了下来,伸手把人抱住:“怎么了?是想老师的了吗?楠枝说过,你可以写信给他的。”
灯笼被放在地上,小巷里的光亮也瞬间暗了下来,只能照亮两人的衣摆。
江芸盯着那灯笼半晌没说话。
“没事。”江芸芸靠在她肩上,虚弱说道,“我只是有点想他们了。”
周笙温柔得摸着小孩的脊背:“会再见面的。”
江芸芸闭上眼,缓缓吐出一口气。
—— ——
江芸芸来扬州不过一日,但消息却被春风一吹,好似全扬州都知道了一样,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若是不好推的,就让乐山先收了过来,要是能推的,便都连带着礼物都送回去了。
江芸芸绕过门庭若市的大门,从侧门溜出去,先去拜访了县令和知府,巧了不是,还是之前读书时候的两人。
两人的态度不咸不淡,江芸芸倒也不在意,之前巡抚抓到许敬海贸的时候这么重的责罚,想来南直隶上头对于海贸的态度并不看好,那在琼山县搞海贸搞得风生水起的江芸芸自然就是大罪人,不受待见也太正常了,至少还能聊几句,不是直接把人打出去。
“江侍读即是听诏归京,还是早些回去得好。”知府王恩临走前,淡淡说道。
江芸芸眨了眨眼,看了他一眼。
王恩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江芸芸识趣,说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
拜访知县知府是日常人情,大家同朝为官,她又很容易挨骂的腥风血雨的体质,自然是客气一点不会错的。
第二站本打算去找她舅舅续续亲情戏,但江芸芸站在衙门口想了想,脚步一转,去了林徽那里。
只是一站在五典书店门口,江芸芸扭头就想走。
“呦呦,不得了了,小乖乖的脾气也太大了点。”林徽拨着算盘大声阴阳怪气着。
江芸芸黑着脸扭头,指着门口正中墙上挂着唐伯虎给她画的画,又看着左边自己年少无知时写的字,右边是自己不成熟的文章集,最中间显眼的位置还摆着几本熟悉的话本,可不是看一眼都脚趾扣地,眼前一黑嘛。
“林思羲,你太过分了!”江芸芸义愤填膺质问道。
“这画,唐伯虎卖给我了,那副字可是你抵押给我的,那文章是你叫我帮忙出的文集啊。”林徽镇定自若,耸了耸肩,嘴巴一撇,指了指那些话本,“这些更不用说了。”
“我这明明白白做生意的事情,你怎么还生气了。”他理直气壮反问着。
江芸芸臭着脸走了进来。
“怎么好端端来我这里做什么啊,大忙人。”林徽绕出柜台,笑眯眯问道,“走,去后院坐坐,我让郭叔买点你爱吃的东西来。”
江芸芸倒也不客气:“想吃扬州的千层糕和翡翠烧麦,要城西那家的。”
“这就去买。”跟在两人身后的郭佩笑说着,“可惜了现在不是秋日,没有莲藕汁喝了,不过若是芸哥儿感兴趣,我让人煮一碗最近时兴的绿豆汤来,我之前去南直隶看他们的绿豆汤都是放薏米、莲子、蜜枣甚至还放了糯米,最后还会放薄荷,喝一口可真是清凉无比。”
江芸芸听得眼睛都亮了起来。
“快准备起来,看这大眼睛圆滚滚的,写满了馋字。”林徽笑着把人打发走了。
“说吧,找我做什么?”林徽见人走远了才说道,“你这个大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