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百三十一章(第4/5页)

“有那两个人守着,分到我这里的还能有多少?”陈继冷哼一声,“不过我会抢的,也不算吃亏。”

“到底是同僚,别伤了和气。”江芸芸提醒着。

陈继一脸不高兴:“若非他们太过,我岂会如此。”

“我这里到有一个办法,不知道继佩愿不愿意听一下。”江芸芸话锋一转,温和问道。

陈继点头:“说来听听。”

“按照太、祖设想,军屯的成立本就是因为自给自足。”江芸芸起了一个高调子,“可现在兰州情况有变,蒙古总是骚扰我们,一边打仗一边种地实在太困难了,可我们每年问河东那边要粮食,又不好多要,免得回头朝廷还要来查,就算要到了,拿到粮食三个卫所分分,也不能让每个士兵都能吃饱饭,所以士兵日子过不下去,想跑,虽有违情理,但也不能全怪他们。”

陈继连连点头:“是,果然还是其归通情达理。”

江芸芸和颜悦色地看着陈继,笑了起来:“你这边缺人,我这边缺地,若是联手,何愁要看其他两人脸色。”

她也不等陈继回答,声音微微提高:“我这边种了粮食,他们给衙门的税赋我直接都给你们,充当你们的军粮,把一部分的权益转承包给我们,这样你不是既能训练军队,又能让你的士兵吃饱饭。”

陈继呆了呆,也跟着她的思路想下去,惊疑不定点头:“是,是这么个说法,但是……”

“这样我的百姓有地种,能安抚民心,你的士兵有饭吃,能安抚军心。”江芸芸握紧双手,整个人朝着他前倾过去,比划着,“互利互惠,而且我并非要你的全部军屯,你看按照太、祖的说法,河西施行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在外敌频繁侵扰时,则为四分守城,六分屯种。”

江芸芸一顿,意味深长说道:“继佩兄,若是根据《明会典》上说言:每军种田五十亩、为一分,又或百亩、或七十亩、或三十亩、二十亩不等,皆以田土肥瘠、地方衡缓为差,军屯占据的都是肥田,我们守备营如今有多少兄弟在种田呢?”

陈继眼神飘忽了一下。

按照惯例,应该是一人五十亩,守备营三千兄弟,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千八的正军在屯田,若是加上军余,也最多三千人。

“若是在初期,田地不多,每名正军士兵受田三十亩,但如今国家土地已然全部开荒,听说守备营是一人五十亩,这可是宣德年间,神武右卫左千户等所军户余丁,屯种赵州宁晋县开荒时才有的待遇,且军屯每亩征粮一斗两升,可比民户每年要纳得夏税和秋粮,每亩三升三合要多多了。”

江芸芸低声问道:“想来你也知道,纳税之后那些军户们还能剩下多少。”

陈继脸色阴沉。

“若是待遇给的好,当兵也算保家卫国,是个体面的职业,可现在士兵们都吃不饱,又要忍受蒙古人在边上危险,真跑了,我也是怪不得他们的。”江芸芸的声音充满诱惑。

陈继盯着她,忍不住说道:“好端端说这个做什么,不会是之前钦差查到什么了吧。”

江芸芸摇了摇头:“我不清楚。”

“我怎么听说那个王献臣跟着你走了好几天。”陈继疑心病犯了。

江芸芸理直气壮说道:“说是马尚书要求的。”

陈继立刻急了:“那你好端端来我那片地?!我们是不是兄弟了!”

江芸芸歪了歪头:“哪块?我走了好多地?”

“就东北面的那一大块啊,你还站田埂上和王献臣聊天的哪块。”陈继提醒着。

江芸芸哦了一声:“那块啊,我看没人种,荒着,都长草了,怪可惜的,所以绕了一圈。”

“怎么没人种啊!”陈继不高兴了,心虚但又大声,“士兵不够啊。”

江芸芸又是长长哦了一声,大眼珠扑闪了一下。

陈继和她面面相觑。

“你真不知道?”陈继再一次确认道。

“对啊。”江芸芸喊冤,“我去民屯那边看看,路过的时候才看到的,我作为同知,关心土地去看看也太正常了吧。”

陈继坐下来没说话了。

“你说钦差会不会……”他又想起唐伦那日说的话——这事肯定没完。

他有点慌。

江芸芸眼珠子微微一动,然后突然压低声音说道:“不瞒你说,你也是听说了吧,之前你差点被推出去。”

陈继一听这话,脸都黑了。

“你说怎么就好端端推你呢,你说是不是手里有其他事情呢?”江芸芸做出合理假设。

陈继这会真坐不住了,一把握住江芸芸的手:“江同知,江其归,你可要救我啊。”

江芸芸立马反握住他的手,认真说道:“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正好断绝这个事情,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