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百七十五章(第3/4页)

江芸芸显然是对这些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的,数据了然于胸。

“徽州山多岭密,种田出粮反而不多,但棉、麻、蚕桑、茶等收益却不错。绢丝赋税的金额在这里,这个是重税,却很吃水源,也很需要人员照顾,出息快,但耗力多……”

彭泽一边听着,一边打开册子,里面是密密麻麻但整齐行列的表格,上面还贴满了小字条,大都是对于这些事情的心得,待办事项,以及目前无法解决的难处。

“休宁那边总有河水泛滥,有意修建堤坝,不仅能防洪,还能灌溉。”江芸芸又掏出一本装订起来的册子,“这些都是这半年下派到各县的钦差们帮忙整理的,可能需要修建水利的地方,其中休宁和绩溪似有些紧迫。”

江芸芸把东西塞到他怀里:“农业大概就是这样了,这里多山少路,种起来的东西难以流通,实在可惜,所以商业比较发达,徽商大都愿意出去闯一闯……”

她想了想,委婉说道:“商人本性逐利,但也能造福百姓,端看如何引导了。”

彭泽点头:“江学士说的,我会仔细考量的。”

“还有一件事情,之前清丈土地和清理奴婢,多亏了新安卫的配合,新任指挥佥事于明知进退,懂分寸。”江芸芸说,“之前忙于政务,卫所后勤都以全权交换给他,只剩下监察之劝。”

彭泽眉心一动:“武将多蛮横,如此便是松开绳子了。”

“是人,哪来的绳子。”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徽州多匪患,需要新安卫出面剿匪,且如今卫所的土地已经被我们清理出来,若是再严加控制后勤,只怕军心不稳,但自来为防武将,田和钱只能选其一。”

彭泽不解:“本就该全都在我们手中才是。”

“太祖立国,武将打天下,文官守天下,这个守不是事事都要握在手中,而是有的放矢,武将本就是朝官,高皇帝在重要的地方都建有卫所,也派遣文官,不就是要我们相互合作。”江芸芸耐心解释着,“人有左右手,政务管理也该如此。”

彭泽依旧不满,直接说道:“可这本来就是如此的惯例,如今变了,但凡卫所那边起了二心,我们如何应对?”

江芸芸想了想,也不强求,只是退而求其次的说道:“此事我会上折子由陛下定夺,若是可以还请彭知府在陛下做决断之前,维持现状。”

彭泽颇为不悦,但想了想到底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不冷不淡地嗯了一声。

“那就继续说回奴仆的事情,清丈出来的黄鳞册都在这里,再清也请不出来了,另外奴婢放良的规章流程目前是这样的,公告上贴的是受理案卷直到夏税结束为止。”江芸芸掏出几张纸递了过去,“此事还请彭知府多加上心,人力乃是一个运行的基础,大户抢占人力,便是在和国家抢人,为堤坝蚂蚁,不得不防。”

彭泽点头:“此事我知道轻重,定把此事推行下去,如今浙江和漳州也在推行此事,想来也是因为江学士的缘故。”

内阁选徽州知府,最主要的一个考量是,此人不能是坚定的反江芸派,但也不是无脑的拥护江芸的人,此人最好能比常人更了解江芸一点,才能深入地继续推进这些事情,然后是要有能力,要看得清形式,性格还要刚强,不被人裹挟。

所以彭泽就是这么被刘健等人选中的。

出生兰州,任职过广东,性格刚强,且办事能力突出。

江芸芸无奈说道:“若是我们从最基础的赋税开始到推,那便是需要人和田,如今人和田都在乡绅手里,不管是海贸还是清丈土地都难以推进,只愿我的同僚能顶住压力。”

彭泽翻看册子的手一顿。

江芸芸盯着桌子上垒得高高的账本,突然笑了笑:“在这里呆久了,不免有些感情了,总想着能让百姓能生活得更好一些,也算不虚此行。”

彭泽忍不住扭头看了过来。

这位名动天下的年轻人,他第一次见,却又称得上如雷贯耳。

他出生的兰州到处都是这位江同知的生祠,香火不息,虔心不断,人人都说他的好,希望他能重新回到兰州,也希望他能平步青云,更希望他能平平安安。

他任职的广东、贵州,也到处都是他的传说,那一条繁华的海贸养活了多少挣扎生活的百姓,原本紧张得倭寇关系,也跟着缓和起来,年年都有源源不断的白银送往京城。

可在他朋友嘴里,江芸汲汲名利,踩着官员上位,毫无同僚怜悯之心。

在富豪乡绅的嘴里,江芸更是所到之处都要扒成皮的恐怖存在。

今日他终于站在这位饱受争议的小状元面前,突然有一些恍惚,但很快是脚踏实地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