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百一十九章(第3/4页)

“他后来在哪里任职来着?”萧敬问。

小太监想了想:“他那外家好像是个有钱的,本来花了不少钱疏通关系想留在京城的,说是找了一个户部的好位置,后来不知怎么回事,那江苍也发了神经,去了外地,好像是去了河南……”

“啊,河南!那也是在这次京察范围内啊,好嘛,撞到仇人手里了。”小黄们啧了一声,幸灾乐祸说着。

“去盯着点他后续的职位……”萧敬淡淡说道,“再看看江芸的底线。”

宫内因为太子的一句话,陛下似而非似的态度而风波四起,吏部却是难得的松了一口气,气氛格外快乐,因为忙活了一个月准备工作,万众期待的堂审终于要开始了。

堂审仅一日,是对五品以下京官的正式考察。

当日包括过堂、堂审和会考三项内容,上午完成过堂及堂审,下午进行会考。

此次京察有一千七百名被察京官,但介于堂审时间不过一日,能进行到堂审这一步的实际上仅有大都是九卿衙门和江芸芸强烈要求的被打上红黄条子的官员,所以还是有大量的官员仅依靠考语和访单得出这次考察结论。

能参加最后考察打分的分别吏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吏部左、右侍郎和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

江芸芸和考功司等人只能在一侧的侧门里等着他们的传令,不过快开始的时候,江芸芸被马文升拎过来做便是写考核结语了。

叶懿作为考功司郎中也站在堂上,簿唱官名。

公堂就是吏部正堂,官员是按照身份分批过堂行礼的,也就是先九卿后河南道官员。

许是一开始的九卿的人,大家也都颇为熟悉,就连江芸芸也发现了自己同批的考生,那些人入内按照高低先后一一揖拜,最后才根据几位堂官的问题作出回答,也有人答不出来,哼次哼次了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但许是关系不错,又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位置,大家打了个眼色,也都高举轻放了。

江芸芸一边心里摇头,一边奋笔疾书。

九卿部门的人都跟过家家一样,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过得很快,很快到了河南道的人,也就是此次江芸芸强烈要求的务必过堂的人。

这些主官看着江芸芸整理的整整齐齐的一本册子,上头是访单和主官的考语,后面是考功司连夜整理出来的疑点,上两张纸不同的分歧,具体事情的问题等等,非常详细,只要主官认字,直接读出来就是。

“倒是辛苦了。”马文升对着两位侍郎说道。

下首的两位侍郎连忙起身谦虚了一番:“都是诸位同僚同心协力,不敢揽功。”

这张纸还真是问出不少问题。

不少人因为性格刚直,主官那边得了一个差,但对于民生事项是滔滔不绝。

也有人主官和科道官那边都得了一个好,但是一问起具体事情则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这些主官和科道官也该查一查了。”马文升抬笔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叉,随后淡淡说道,“为国大计,如此挟私报复,传出去是我这个吏部尚书不是了,无颜面对陛下。”

众人点头表示附和。

“下一位,河南道怀庆府沁阳县县令江苍。”叶懿唱了一声,随后悄悄去看江芸芸。

不仅是他,堂内的所有人都几乎看了过来。

江芸芸头也不抬,只是规规矩矩写下‘江苍’二字,随后堂堂当当抬头,对着众人微微一笑。

“请江县令进来吧。”马文升咳嗽一声说道。

不论是谁都瞬间坐直身子,齐齐看向门口。

江芸芸放下笔,刚一侧首就看着走进来的人,清晨的日光落在他身上,乍一看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她却猛地有些恍惚。

她对江苍的印象大都是在扬州时,那个时候的他还是一个清瘦病弱的少年,刚入秋就披上厚厚的披风,面容沉默阴郁,从不曾见他笑过,总是被人团团围住,隐约能看到一个富贵郎君矜持的侧脸。

等她离开扬州后,她忙着读书,忙着学习做官,又忙着总结做官经验,忙得脚不沾地,江苍的名字成了他人口中一笔带过的事情,隐隐约约能察觉出他的人生轨迹。

她对江苍的唯一的印象大概是一次科举结束后的兵荒马乱,体弱多病但勤奋好学,肩负两家使命的孩子,注定活得要比其他人更为辛苦。

人人都以为江芸芸恨极了江苍,可江芸对江苍的模样都有些记不清了。

——她们是两条路上的人。

很早的时候江芸芸就已经这个事实。

所以她抬眸看着来人,也算是第一次把这人的面容仔仔细细记在心中。

他依旧还是非常病弱,已经入了春,还穿着夹袄,唇色发白,脸色消瘦,只是脸颊上被娇养的雪白肤色莫名粗糙起来,他走路平稳镇定,行礼时不卑不亢,瞧着和少年时样子大为不同,只有那双眼睛还是一如既往地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