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第3/3页)
那些年在扬州,黎家人对她极好,无微不至的照顾,可他们最后却只能得到她的欺骗。
江芸芸每每想起都觉得痛苦,她甚至不敢细想他们得知这个真相的反应。
等江芸芸写好回信。一一装入信封,准备递给顾霭,却看到他捧着自己和顾清的信件,瞧着脑袋都要埋进去。
“这是做什么?”江芸芸失笑。
顾霭的脑袋磨磨唧唧露出来,随后一双眼睛出现在纸后,犹豫问道:“所以,爹的潜台词是,这些乡绅只是嘴上说着为百姓,其实都是自己的小算盘,仁义道德都是他们虚伪的面具,但爹不好杀,第一是年轻,第二是手里没人,王知府不一样,地方官很多年了,手段和能力肯定是好的,说不定还认识很多人。”
江芸芸笑了笑,没说话。
“那他们就这么一直被动挨打吗?没有任何动作?”顾霭犹豫问道,“这么听话吗?”
“不听话,有动作,等时机。”江芸芸直截了当说道。
“怎么不听话?什么动作,什么时机?”顾霭追问。
江芸芸没说话了,只是笑看着他。
顾霭眼珠子一转,脑袋也跟着靠了过来,声音更小声了:“他们野心大了,不敬皇帝!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行了,读书人,少做那把刀。”江芸芸眼疾手快用信件堵住他的嘴,“去回信吧,要是最近京城有什么游行,你少掺和。”
顾霭没说话,眼睛滴溜溜地看着她,想说话,但又不敢说出口,因为他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胆大包天的杀头想法。
“其实,你说现在这个情况,要是陛下……”他忍不住说道。
—— ——
“你说什么!”内阁,刘健失态喊道,“陛下要把这次领头的官员杀了。”
刘瑾笑着点头。
“别担心,不知是外朝,内廷的司礼监也在情理呢。”他安慰着,随后露出痛快的笑来,“等会我就去宣旨,肯定把这事仔仔细细办好。”
“弹劾本就是百官分内之事,如何要杀人?”谢迁大惊,“这传出去有损陛下威名。”
“陛下说了,这些人蛊惑他人,满嘴仁义道德,却毫无作为,只知道结党营私,攻讦相斗,自然该杀,该狠狠地杀。”刘瑾冷笑一声,“我有句话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也不等内阁两人说话,直接说道:“若非内阁迟迟不能决断,陛下也犯不着生这么大的气。”
刘健和谢迁对视一眼,错愕惊悚。
“内阁还是拟旨吧,本只死一人,现在好了,陛下算了算,至少六十人。”刘瑾说着风凉话,“我也要去司礼监了,诸位,好自为之吧。”
“这可怎么办?”谢迁喃喃问道。
刘健没说话。
“怎么不是从内廷出的旨,非要我们内阁来做这个刽子手。”谢迁苦笑着,“这份折子我可不敢写,遗臭万年。”
刘健一个激灵回过神来;“陛下可是最近见了谁,好一招借力打力,这事要我们内阁先去送死。”
谢迁不解:“陛下能去见谁……不过陛下自小就喜欢自己溜出皇宫。”
刘健没说话,坐在椅子上沉默。
“要不先把江芸放出来,让她去劝劝陛下。”谢迁低声说道。
刘健看了过来,突然古古怪怪说道:“这个手法,还挺像江其归惯用的。”
谢迁震惊:“她人不是在牢里嘛,你是说陛下去诏狱了?不对不对,这肯定不可能,锦衣卫不可能这么大胆,我们也不会一点消息也没有。”
“你说我们现在要是把江其归放出来,那是不是在外人眼里,内阁断定江芸无罪?”刘健问。
谢迁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
“那你说江其归还会死吗?”
谢迁摇头。
“那你觉得内阁能干这件事情吗?”
谢迁沉默着,最后摇头苦笑:“怎么到哪都要背锅,瞧着都要遗臭万年了。”
刘健摸着胡子,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以前怎么没看出这人原来也是个刺头,我等会要离开一趟。”
“那这个事情?”谢迁连忙问道。
“不急,我就说江其归这小子入了狱这么安分。”刘健冷笑一声,“我倒是忘记了,她可是最了解陛下的人,我看她的胆子是真的大,什么都敢算计一下。”
“不好了,不好了,浙江暴乱。”就在此时,有小黄门匆匆忙忙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