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第3/6页)
学长脚步一转,只当无事地走开了。
江芸芸批改好作业就跟着离开府学了,一路上到处都能听到学生们关于两地打仗的消息,其中关于宣州的流言是最多的,大家的消息也都是报纸上来的,报纸上的内容次次都不一眼,他们讨论激烈到都要撸起了袖子。
“江老师。”有大胆的学生忍不住出声喊住她,“你真的认识那个蒙古女人嘛?”
“那个蒙古女人真的是你扶持起来的吗?”
“你为什么要对一个蒙古女人这么好啊。”
江芸芸站在大门口,被人团团围住,看着一个个口气激动的学生,对着赶过来的锦衣卫挥了挥手,这才说道:“你们要上前线打战吗?”
学生们一愣。
“若是需要,我们自然也是愿意的。”有学生认真说道。
“但还未到到这个时候。”江芸芸看向那人笑了笑,“蒙古没有当年成吉思汗的能力,我们也不是多年前的南宋,所以无需惊慌。”
“所以江老师这是在养寇自重。”有学生质疑。
“何来是寇?”江芸芸笑了起来,“自来就没有不交界的国土,难道都是敌人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人斩钉截铁说道。
江芸芸笑了笑:“这句话出自《左传.成公四年》,说的是楚国,但现在楚国的土地在那里,在我们脚下。”
学生们议论声不断,被江芸芸的话怔在原地,半晌不曾说道。
“可蒙古是蛮夷,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又有人质疑。
“既然楚国可是我们的土地,为什么蒙古不行?”江芸芸反问。
“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江芸芸笑:“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那就去看看书里,差不多的话都骂过谁,骂过的人到现在是不是都在大明这片土地上,这节课的作业忘记布置了,就这个吧,下次上课前交上来。”
学生哗然,万万没想到去逮着人质疑,结果捧了作业回家,一个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江芸芸施施然推开众人走了出来。
锦衣卫百户跟在她身后:“你真不担心兰州的情况。”
“担心,但我现在又不能过去。”江芸芸神色镇定,“但秦知府是个大事拎得清的人,兰州要靠兰州自己守住。”
百户看了她一眼,似乎有些吃惊,但又觉得不是自己的事情,到最后只能闭嘴没说话。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买点菊花回去。”江芸芸看到路边有卖菊花的,笑说着,“郭百户可有喜欢的花。”
百户抱臂,面无表情说道:“菊花酒喝过,没注意是什么花。”
“陈妈妈这几天开始做重阳糕和菊花酒,我给锦衣卫的兄弟们送点。”江芸芸选了三盆菊花,自己抱了两盆,塞了一盆给百户。
百户看着嫩黄色的菊花戳到自己的脸上,移开视线,挠了挠脸。
一行人就买了一堆东西,踩着秋日的日光,慢慢悠悠回家了。
“也不知道小春怎么办?”院中,江渝忧心忡忡说道,“早知道带她回来了。”
“她自己种的那亩水稻要好了,也不愿意回来。”江漾安慰着,“她肯定能顾好自己,你就别担心了。”
“别担心,不会有事的。”江芸芸把菊花一人一盆递了过去,“好看嘛,去照顾花去吧。”
“真的?”江渝抱着花,质疑说道。
江芸芸已经背着小手,溜溜达达去厨房看看中午吃什么了。
“我怎么发现有几个锦衣卫的兄弟好几天没见到了。”同样抱着花起来的江漾,突然意味深长地看向郭百户。
郭百户下意识移开视线。
“干活呢,脚都跑细了没发现,少问,把人家都吓坏了。”端着两碗面出来的江芸芸,笑眯眯说着。
百户捧着面条,和她四目相对,然后龇牙:“不是,不是!干嘛啊!你们姐妹几个的脑子……”
他一开口就觉得自己多说多错,所以直接扭头就走了。
——怪不得谢老大在信中连连强调了三遍:办大事前,不要和江芸有任何视线接触!任、何、接、触!
江芸芸坐在小桌子前,看着他的背影直笑,慢条斯理说道:“谢来当年在兰州的布局人手现在在你手中……哎哎,我的面,别摔了。”
只见,百户面也不吃了,落荒而逃。
—— ——
“兰州怎么突然没了消息。”朱厚照看着前线战报,问着刘大夏。
刘大夏神色凝重:“不知,已八百里加急,向周边镇所发信询问,大概明日就有消息传回。”
“定然是在围攻兰州。”朱厚照站起来激动说道,“一定是这样的,不然怎么会信件都送不出来。”
“那隔壁镇所也会上折子预警。”刘大夏解释着,“说不定还在僵持,没有太多的进展,故没有折子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