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第3/6页)
四人瞬间沉默。
“他们现在根本不是再吵江芸。”王鏊叹气说道。
“爷差人来问,王主事关于兰州的几本折子呢。”冯三的声音在门口低声响起,“还有其他折子需要我帮忙带一下吗?”
李东阳听到这个声音,冷不丁抬眸看去,却正看到冯三和他对视的眼神,随后他先一步移开视线。
“之前不都是张公公来吗?”焦芳不解问道,“今日怎么是你?”
冯三笑了笑:“刘公公和张公公现在都不方便过来,所以我才来跑一趟。”
焦芳脸色微动,故作随意地担忧问道:“听说陛下昨日发了火,马上就要过年了,可不能气坏了身子。”
冯三微微点头笑了笑:“真是又一年过去了,四位阁老辛苦了,可要保重身体啊,东西就这些话,那我就先走了。”
他接过杨廷和递来的折子,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李东阳说道:“等一下。”
冯三停下脚步,扭头:“不知李公还有何事?”
李东阳看着面前浑然有些认不出的人,沉默了片刻,随后移开视线,把手中握得滚烫的折子递了过去:“浙江的折子。”
冯三接了过来,笑得更是灿烂:“真是好折子啊,听闻浙江清丈大成,爷笑了好几天,正等着这个折子呢。”
冯三一走,焦芳就急了。
“怎么现在就把这个折子递过去啊,那王克承的折子我瞧着是没说江芸一句好话,但处处都是江芸的好话,这么递上去要是陛下……”焦芳直接骂了出来,“多胡闹啊,也该商量商量。”
李东阳笼着袖子,低垂的眉眼微微抬起,平静说道:“浙江是大明赋税重地,浙江的事情永远都排在最前面。”
焦芳一愣,嘴角微动,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浙江的赋税都能改,那就是给后面都打了样。”王鏊这次赞同李东阳的意见,“此事确实很重要。”
焦芳气坏了,下意识想去找附和自己的人,谁知杨廷和一看到他的视线,就低下头来开始看折子。
“别想这些事情吧,先过年吧。”李东阳最后说道,“介夫,把兰州的折子都整理好,蒙古的事情还没完呢。”
杨廷和早有准备,把右手边的一叠折子抱了起来:“撇开打嘴仗的,剩下的都在这里了。”
“那我们去兵部吧。”李东阳说道。
焦芳看着离开的两人,脸色阴沉:“内阁不表态就是最大的表头,他李宾之私心最重了。”
王鏊不好多说,便也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不能回来。”焦芳见人走远了,在屋内焦虑地来回打转着,最后神色阴鸷,“她就是死,也不能回来。”
—— ——
朱厚照大晚上还捧着兰州的折子看,有时候看到兴奋起来,就拉着困得眼皮子都开始打架的朱厚炜兴奋说道。
“快看啊,王守仁三日赶到兰州的路,是之前江芸千里追击斯日波的路。”
“你看,他说兰州当地有江芸的生祠,香火极好,后来发现她是女的后,还开始求生子的,好好笑。”
“哇,当年江芸清丈卫所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拖家带口来闹事,后来江芸直接把人捆起来打一顿了,还在这个山头立了打鞭的塑像,哈哈哈,太好笑了。”
“哎哎哎,你看最后这段,王守仁说,他今日去买羊肉馒头,买馒头的老板娘记得他,还记得他和江芸是好朋友,所以送了他两个!”
朱厚炜被拉的东倒西歪,嘴里无意识地嗯嗯附和了几句,然后在朱厚照松手地一瞬间,就咚的一下倒回被褥里,被子一裹,滚里面去了。
朱厚照全然是顾不得其他人了,继续津津有味看着。
其实王守仁的折子大部分都是写兰州目前的情况,这些年清丈土地,建立商贸的实施情况,还有肃王在兰州的生活作风等等,但更多的是百姓的生活,特意提及江芸的次数很少,但奈何这些事情大都和江芸息息相关,所以写到最后总是忍不住饶回她身上去。
“爷,都子时了,该睡了。”太监魏彬上前,低声说道,“夜深,小心伤眼睛。”
朱厚照没说话,他躺在床上,折子就放在自己胸口,眼睛睁着大大的,注视着头顶明黄色的龙纹,内心有无法停息的澎湃。
——在这一刻,他好想好想见到江芸。
多年前的深夜,锦衣卫谢来也曾写给他爹关于兰州的帖子,里面大都是肃王的情况,捎带着有江芸在兰州的政策施行情况,那个时候,他还小,所以看得懵懵懂懂,只当是故事一般,却还是听得心潮澎湃。
现在,他再一次看到兰州如此详细的折子,里面的文字曲折又生动,情绪平静而辽远,偏当年被一笔带过兰州推行政策时遇到的困难,在此刻再一次清晰起来,成了不可言说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