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百八十五章(第3/6页)

冯三冷冷说道:“没有就是没有,你就是真捅出去,大不了也就是我一死,但你们蒙古人也被想好过。”

“好,好啊。”蒙古人气得甩袖离开,“无耻,你们大明人一个比一个无耻。”

蒙古人走后,空旷的甬道只剩下江芸芸和冯三两人。

冯三低着头,只是还未说话,就看到前面有影子一闪而过。

“老师……不,江秘书……”冯三连忙抬头把人喊住,“这事和你没关系……”

江芸芸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只是冷静说道:“蒙古人迟早会得到弓箭的,但你无需理会,安心呆在内廷就是,不会牵连到你的。”

冯三欲言又止,江芸芸却已经抬脚离开了。

“好了,好了,老祖宗猜的真准,她果然走这条路。”等人的身影彻底离开了,一个拐角突然冒出一个小黄门,一脸笑意地扶着冯三,低声说道,“他到底是对老祖宗还有些情谊在的,肯定不会见死不救。”

冯三的眼睛还停留在她最后消失的位置上,整个人浑然沉默着,穿堂而过的风吹过两人的衣摆,成了一道不能回头的南风。

他突然觉得浑身空落落的,浑身有种说不出的无力,七月的风明明还带着炎热,当那一阵阵的风还是吹得他脸皮发紧。

他突然觉得当初江芸不要他,似乎是应该的。

他冯三就是见不得人的烂泥,好不容易被人服了一把,却还是会跌了回去。

他的老师皎皎如明月,煌煌如艳阳,本就不是他能觊觎的。

他笑了起来,面容却又格外惨淡。

两人离开没多久,不远处的小道里突然冒出一个小黄门的脑袋,他站在甬道口深思了许久,突然朝着司礼监的方向快步走去。

—— ——

王恩见了快步走来的江芸,有一瞬间的恍惚,随后不由轻声叹了一口气。

“刚才把兴王的请封折递到验封司了,长子岳怀王生后五日而殇,此后府中一直没有男孩降生,此番他言自己已经三十又一,身子孱弱,所以希望能直接为次子请封世子,另有次女善化公主,侧妃王氏所出,自小体弱多病,请内廷赐药,若是合适,此番就一起送去。”江芸芸干净利索把来吏部的目的说清楚。

王恩摸着胡子,点头:“你做事一向有条理,我素来放心,兴王乃是宪宗四子,于先帝手足情深,也该好好思索这件事情的。”

这话就是说了个车轱辘,说了等于没说。

不过江芸芸也不是为了这件事来主动来拜访王恩的。

她坐了下来,面容诚恳,口气直白:“敢问,黎循传的调令为何迟迟不来。”

王恩捏着胡子的手一顿,斜眼看了一眼江芸芸。

江芸芸一脸担忧,一本正经分析着:“漳州事多,这些年能平稳过渡到王廷相手中他至少能拿一个大功,可现在锦衣卫谢千户都荣升指挥使了,怎么黎循传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王恩笑了笑,不冷不淡说道:“听闻江秘书曾在考功司任职,没想到现在对文选司的事情也颇为关心。”

江芸芸摇头:“虽说有一些和黎循传的私人情谊在,但更多的是担忧黎循传若是迟迟没有获选的消息,那漳州那边就会人心惶惶,前几日听闻吏部在两广和福建地区都换了不少官吏,想来也是有的放矢,但功臣的安置同样不容忽略。”

王恩叹气:“黎循传虽对漳州有重要的推动重要,但自来文选司对于官员的任命都是论资排辈,两广这些人也有不少人付出了努力,说起来,这世上能有你这样跳脱出这一套的人,本就少之又少。”

江芸芸沉默。

——萝卜太少了,没分到黎循传手中。

——怎么就欺负他背后没人是不是!

他是庶子,父亲没考上功名,做事也不靠谱,对他毫无助力,那一脉就他一个子嗣有了功名,叔伯们虽有官位,但各有难处,散落各地,难以施以援手,本还有祖父的面子罩着,现在祖父没了,这个面子没法用了。

他和李东阳的关系,到底和江芸芸不一样,隔了一层,加上他平日又不爱走动,关系难免疏远。

江芸芸觉得棘手,又觉得生气,按道理大萝卜应该就先给黎循传才是,没了他当年请缨自己去漳州,漳州还不知道是什么鬼样子呢。

“你也别生气。”王恩一眼就看出她的不悦,低声安慰道,“现在本就还在调动期呢,迟这个一时半会也无碍,而且这么多年都在漳州,也该让他休息一下。”

江芸芸半晌之后才继续心平气和说道:“但也要有个消息才是,哪有一直把人晾着的,锦衣卫的奖赏早早就都下来了,文官的事情拖久了,陛下还以为群臣对先帝开海贸的事情有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