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第4/5页)
江芸芸对着他隔壁院子比划了比划。
李东阳脸色一沉,更是不悦。
“先把这事弄完再说。”江芸芸低声说着,“也让楠枝休息休息。”
“嗯。”李东阳收回视线,冷冷说道。
江芸芸对于蒙古边贸的最后方案一出,也不知是因为木已成舟,还是这个方案比预期的好,反对的声音顿时少了一半。
蒙古和大明开始互市是有条件的。
一开始蒙古要先对朝廷朝贡,也就说每年开春,蒙古要先带带贡品来京朝贡,接受皇帝的册封,然后大明再赏赐一些回去,这样今年的互市就可以开始了,一年一次,这样大家面子里子都有。
互市也不是哪里都可以的,而是在朝廷划分的区域里,目前设定为十二个,大概涵盖了所有的边境地方,便是小王子那边也能得到一些好处。
商人在互市区域受大明法律约束,由当地卫所和官府共同管辖,蒙古人同样享受大明百姓的权利,但同样也受到约束,直到过年才会结束今年的贸易,等待来年蒙古人来朝贡,大明盖互市的章,从而周而复始地开始边境贸易。
这事就这么被高高举起,随后轻轻落下,读书人一时间不知道骂谁,只好连着整个朝廷内阁一起骂,毕竟都是他们的投票坏的事。
一开始大家都说不同意,好你个背信弃义的人,背地里投票都反水了,任谁看谁都觉得不对劲。
——满朝文武,到处都是坏人啊。
—— ——
边贸的事情按道理就这么结束了,只是突然坊间开始有流言,旧事重提这次的兰州守城战,说朝中其实有奸细,刘瑾也提出不少疑虑,直言朝中现在应该上下一心,如何能有这样的奸细出现,应该严查。
朱厚照想着查一遍问题也不大,正打算去找锦衣卫来查,谁知道江芸芸则直白说道:“若是蒙古有了内奸还是输了,谁比谁丢脸,谁愿意放出这样的风声,若不是蒙古人自己,那又是谁?”
“你是说是我们自己人在胡说的?”朱厚照犹豫问道,“可好端端说这些做什么?”
江芸芸平静说道:“不一定是胡说,但现在蒙古人还在,查起这个事情,不就是挑拨了两国关系,真要查,也要压后再查。”
“直接去问那个娜仁就是,现在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只要稍加游说定能供出那个人,他们也不是傻子,为了一个内奸和我们交恶。”刘瑾眉心紧皱,忧心忡忡继续劝道,“留这么一个不安分的人在这里,多危险啊。”
“娜仁野心勃勃,不是等闲之人,她若是胡乱咬出一人,我们就信?若是她和内奸狼狈为奸,那我们今后就会疑邻盗斧。”江芸芸直接说道,“娜仁之人不可信。”
刘瑾不解:“江秘书怎么瞧着再替内奸说话啊。”
江芸芸终于侧首去看一侧的刘瑾,面容冷淡平静:“刘公公是知道什么消息了吗?既然如此直接开口就是,何来兜兜转转,平白坏了您和陛下的关系。”
刘瑾万万没想到江芸是这么一个混不吝,什么话都敢直接说出口,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在朱厚照的注视下,磕磕绊绊说道:“没,没有的事情,真是只是担心爷的安全。”
江芸芸收回视线,淡淡说道:“那应该找出证据,而不是一直在危言耸听,一旦坏了两国好不容易达成的协议,这才是更大的内奸。”
刘瑾脸色煞白,连连磕头认错。
“算了,你一向是个忠心的。”朱厚照叹气说道,“但你也少插手这些事情。”
“是。”刘瑾神色惶恐应下。
“而且这事说不定是蒙古人故意让我们生乱,放出来的消息呢。”朱厚照又说。
“陛下英明。”江芸芸垂眸,低声说道。
江芸芸说完藩王的几件事情后,便揣着折子离开了,朱厚照却没有动弹,刘瑾小心翼翼说道:“马上就要入秋了,爷不要坐在风口。”
朱厚照却突然看了过来。
刘瑾吓得一动也不敢动。
“你刚才一直试探江芸做什么?”他问道。
刘瑾心思微动。
“回答朕。”朱厚照板着脸,严肃说道。
刘瑾扑通一声跪下:“能知道兰州内部消息的,无外乎司礼监和内阁的人,但奴婢想着司礼监是绝不对背叛爷的,内阁也都是爷的老师,肯定也不会这么吃里扒外。”
“奴婢又猜,也许兵部的人也许也知道,其实这些事情有心打探肯定是知道的,只是这么一想实在是骇人听闻,满朝文武,满朝文武都似乎……奴婢,奴婢自然也不是怀疑江秘书,毕竟这些年江秘书也不在京中,锦衣卫也说她这些年在扬州甚少出门,只是兰州只是却又瞧着隐隐和她有关,所以奴婢,也是实在忍不住试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