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百四十章(第3/6页)

“对了,说起这事,这是今天收到的,已经致仕的都御史林廷玉、副使高文达弹劾左布政使伍符,认为其为夺功劳,行为激进,福建各地早有异议,请朝廷换人来福建主持大局。”梁储火急火燎去自己的屋子找折子,结果刚一出门就被大雪打了回来。

“外面太冷了,嘴上说说就好,折子等会回去再传阅即可。”王鏊把人拦住,“其归,清丈的事情都是你主持的,福建的事情你怎么看?”

江芸芸摇头:“福建多宗族,且为商之人众多,团团相靠,已有大树藤蔓之势,故而阻力颇多,伍朝信性格强势,慎法多虑,守节财用,算是退进可守之人。”

“这个罗仑好大的胆子,都说了镇守太监不可随意弹劾地方官员,只准盯着御史,他倒好,直接走了内廷的路,可见是完全不把朝廷之前的政令放在眼里。”杨廷和冷笑一声,“江西有匪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都十来年了,要是真打过来早打过来,现在朝廷都要征讨了,他倒是想起来江西匪患不绝。”

“不是也有御史吗。”杨一清讥笑,“两手准备呢。”

门口的小太监一直站在雪中安静听着,闻言这才笑说着:“陛下也觉得不妥,所以让奴婢送到内阁了。”

王鏊笑着点头:“有劳,周发,请这位公公喝盏热茶。”

小太监一走,几位阁老脸上的神色是再也止不住的忧虑。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王鏊看着漫天大雪,低声感慨道。

—— ——

“福建那边已经乱了。”江西宁王府,李士实面带喜色,在张灯结彩中快步走了过来,“效果比想象中得好,三卫一起反的,还把伍符抓起来了,不管此人能不能活,但他是坚定的江芸派,今日之后,福建他是待不了了,后来人可不好调,江芸手中的事情铺的这么大,能用的人才多少。”

朱宸濠有些兴致缺缺地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抚摸着袖口的绿色铎针:“总会有人闻着好处上来的,这世上能有几个江芸。”

李士实一看他这个样子,想了半天也不明白,这位爷怎么又不开心了。

“不知殿下可是哪里不舒服?是否需要请刘文泰来看看。”他直接问道,“孙燧在南康好像得了人帮助,直接把我们的人给抓了,现在正关在府城的监狱里,还要让殿下主持大局呢。”

朱宸濠回过神来,啧了一声:“孙燧那厮尽坏我事。”

“可是要找关系把人放出来。”李士实询问道,“他们知道我们不少事情,可不能被孙燧那人撬开嘴,再把我们的粮草和黄金都夺了。”

朱宸濠平静说道:“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

李士实大惊。

“死无对证才是上策。锦衣卫竟内廷一事,已经成了天下鹰眼,你觉得孙燧是有人告密才能一连抓住我们这么多人,我倒是觉得说不定是锦衣卫与他在一起了,锦衣卫什么手段。”朱宸濠淡淡说道,“死了,也是解脱。”

李士实一听也有道理:“那我等会就安排下去,索性看看能不能趁乱把孙燧也给杀了。”

朱宸濠可有可无点头,又低下头不说话了。

“殿下到底为何忧虑?”李士实不解。

按道理现在所有事情突然都上了正轨,是极好的事情,为何还闷闷不乐。

“到底何时才能起事。” 朱宸濠抬头,眉宇间是忍不住的烦躁,“到底还要等多久,我们的人不是都已经安插到京城了吗?还设立了驿传,京城的消息我们了如指掌。”

“朱厚照被杨一清带回来了,根本没出事,我们何来的理由。”李士实镇定说道,“我们最好的时机就是等朱厚照自己的死讯,不论如何死的,只要他一死,我们立刻在京城散播流言,再竖起清君侧的旗子,到时候肯定会有无数人追随。”

“等他死?他才二十来岁,又被江芸保护得密不透风,怎么会好端端死了,我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朱宸濠莫名有些焦躁,紧紧扣着铎针上的绿色宝石,咬牙切齿说道,“江芸,我想见江芸,他杀了我这么多人,还当众写文章骂我,我如何能忍。”

李士实真是一听江芸的名字就头疼。

“这不是正说明我们的办法有效吗,她现在被逼急了,想要甩锅给您吗,您看,江芸得罪了这么多人,这次蒙古人也站在我们这边,那个小王子率军五万已经掠边一月了,我听兰州那边的人说,那个脱脱卜花·娜仁已经莫名出现在兰州附近,这不是天助王爷吗?只要蒙古一动,我们让手中的人立马在各处生事,朝廷必乱啊,我们只要等着处于处于下风,就让江芸滚下来。”

他越说越激动,忍不住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只要江芸滚下来了,朱厚照那个脾气谁制得住啊,只要朝野一乱,我们的机会就大了,便是不死,再折腾几年,我们再起事,赢面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