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百四十八章(第3/6页)

他说完就火急火燎跑了。

江芸芸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江西的清丈出人意料的进行顺利,大概是朝廷的风波到底能传到江西,虽然也有不少人反抗,但自从某一日,娄家突然表示敞开大门,欢迎钦差清丈的事情后,不少江西的耕读世家察觉到娄家的站队,也都默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毕竟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而且事情本就不会一成不变,未来也有的是机会,现在得罪声名显赫的江芸并无半点益处。

剩下的不同意的,不是突然被发现发现有不轨之事,就是家中子弟犯事被抓了,这些事情都被押送南昌让江芸亲自审理,要不流放,要不斩首,再体面也是直接抄家,故而大家不得不都含泪同意了。

江芸芸是光明正大坐镇南昌,不少百姓有来诉苦的,也有单纯来参观的,没多久,整个南昌城都知道这位名动天下的江阁老厉害得很,而且说起话来笑眯眯的,别提有多和气了。

当年被她亲自料理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一个个都觉得好一个心狠手辣的江其归,完全是一点脸面也不给,同僚情谊都是她的踏脚石。

正德己卯年的春节就这么不日而来,江西的清丈也跟着上了正轨,三人的动作不算快,但有条不紊,蒋冕不亏是老狐狸,湖西这么盘根错节的关系都在他的运作下,平稳落地,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

黎循传有了之前在漳州的经验,虽说他这片的要求多,事情杂,但上手的很快,一应规章制度之前也有参考,不过是稍作改变就能运用。

王守仁更不用说了,一边清丈一边收徒,放眼望去,学生要遍布江西了,人人都赶去求学了,一时间贫瘠荒凉的群山也跟着热闹起来。

三月初的时候,朝廷的圣旨终于来了,要江芸回朝的。

不仅如此,朱厚照还悄悄写了私信,简单明了但哀怨甚重——内阁打得厉害,速回家。

杨一清和杨廷和,大概是太阳和月亮的区别,都是少见的神童能臣,但就是不太融洽。

两人都博学善权,单领出来个个都是济事之臣,性格上也并无太大的不相容,就偏偏现在出现在一起了,京城又是一个是非之地,难免就会有摩擦。

王鏊其实是个性子柔和的阁老,舞文弄墨比较多,这样的人能忍底下的人比自己厉害,但也压不住底下的人。

江芸芸折了信,江渝的脑袋伸进来了:“啥时候回家啊?”

“你怎么还不回兰州?”江芸芸不解,“你旷工这么久,回去小心没位置了。”

江渝有点得意:“陛下给我担着你,你少管我,等回扬州了,我自然和你分道扬镳。”

江芸芸无奈摇头。

“回不回去啊?”江渝追问道,“外面的人都说你要回去了。”

江芸芸摇头:“再等等。”

“等什么啊?”江渝嘟囔着收回脑袋。

—— ——

朝廷现在也很热闹。

王鏊愁,他已经觉得自己的屁股越来越烫了,非常想抬屁股走人,一天天的笑容都保持不住。

梁储已经开始大门一关,两眼一闭,开始抱着自家孙子孙女,修生养息,平易近人起来。

毛纪初来乍到,自然是谨言慎行,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冷眼旁观内阁的事情。

今日内阁有一次内部会议,议题是对宁王忤逆案下的功臣进行封赏。

“首功是王守仁,大家可有异议?”杨廷和直接说道,“在巡抚牺牲后,他能快速集结出兵力震慑宁王,又能声东击西,攻下南昌,解安庆之忧,保南京之全,可见文武双全,当为首功。”

王鏊点头:“伯安确有些本事,现在跟着江阁老在清丈,听闻一边清丈,一边教化少民,在江西名声大噪,不少人都千里迢迢赶去求学。”

“听闻江阁老对他一直很是看重,对他的工作很是看重。”毛纪笑说着,“他也不负所托,之前在在闽西、赣南、粤东平乱之后,都留下一个新县——平和县、崇义县与和平县,现在都格外配合清丈的工作,当地人都尊称王伯安为县父,这事当时还是江阁老大力支持的。”

这事说起来当时也是引起很大争议的,毕竟新设三个县是一件大事,地皮划分,人员调动,百姓的纳籍,都不简单,但此事也确实是江其归力保才促成的。

“江阁老对他确实还挺看重的,自然是大力栽培的。”梁储跟着感慨道,“听闻以前就很喜欢说他要成为大圣人的。”

杨一清眼神波动。

“瞧着也是入阁的人才。”他缓缓说道。

王鏊没说话了,只是警觉地看了场面上的几人,梁储也跟着不说话,毛纪反而笑着点头:“伯安之父,王德辉仁恕坦直,从未有过矫言伪行,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