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06章 吕布领兵,捉拿甄氏全族!(第2/3页)

刘协背负双手,淡淡问道:“温公的大军眼下在何处?”

群臣闻言脸色俱是一变。

郭嘉咬了咬牙,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驿馆走水之事不妨好好查验一番,这其中或许……”

“回禀陛下,温公领兵凯旋,已经将要抵达冀州!”

贾诩迅速开口打断郭嘉,并且对他投去了一个凌厉的目光。

刘协并未理会郭嘉刚刚说的话,面无表情地吩咐道:“传朕旨意,让温公中止回朝,领兵前去无极县,将甄氏全族尽数押来邺城。”

“臣领旨!”

贾诩毫不迟疑地道,接下了这个注定会让朝野震动的旨意。

刘协眼帘低垂,说道:“都退下吧,朕改日再留诸位爱卿用膳。”

“是,陛下——”

群臣纷纷领命,低头离开大殿。

而就在他们离开大殿后没多远,便听到大殿内传来一阵杂乱的声响,似是桌案被掀翻、上面的器物落地之声。

但没人胆敢回去看是什么情况,而是加快脚步往宫外走去,甚至不敢彼此交流。离开皇宫,众人分道扬镳。

贾诩将郭嘉拉到一处无人的角落,上前就揪住他的衣领骂道:“郭奉孝,你当真是找死不成!”

“刚刚那种时候你怎么敢为甄氏说话?你当真以为身负圣眷便可无所顾忌了吗?!”

“伴君如伴虎这种道理还需要我跟你说几遍!这样下去你迟早要丢了性命!”

他真是恼火极了,法正身死,这明显和甄氏脱不了干系,而郭嘉居然敢在这时候规劝天子、为甄氏说话。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若是旁人他才懒得理会,也就是郭嘉与他相交已久,他才会出面搭救。

也幸得天子不想计较,否则单凭郭嘉刚刚那番话,就可能被暴怒的天子给迁怒到身上!

看着气得脸都有些发红的贾诩,郭嘉沉默良久,而后才道:“我并非是帮甄氏说话,只是身为臣子,有些话我不得不说。”

“你觉得在事情尚未查明的情况下,陛下便直接派兵去拿甄氏全族,是对是错?”

法正身负皇命到无极县查账,当晚驿馆就走水,法正连同甄氏的账目全都葬于火海。

以郭嘉的智谋,当然看得出这件事十有八九就是甄氏所为,但却没有证据能证明是甄氏干的。

万一是别人故意栽赃陷害甄氏呢?

尽管这种可能性极小,但却不能完全排除,所以最好还是调查清楚、掌握了甄氏的确切证据后再动手。

没有证据就派兵去缉拿甄氏全族,这毫无疑问是相当冲动的行为,影响太大也太不体面。

天子明显已经被法正身死所带来的愤怒冲昏了头脑,才会下令如此行事,他怎能不开口劝谏?

“独你一人是忠臣、贤臣、良臣?”

“劝也不是这时候劝!”

贾诩也是被郭嘉的话给气笑了,劈头盖脸地骂道。

“杨修那小子是胆小不敢开口,就不提他了;但诸葛孔明是个敢于直谏的人,他难道不知道陛下的决定并不明智?他为什么不开口说?”

“因为他知道现在劝也无用,陛下气头上根本不会听劝!”

“而你倒好,上来就劝陛下冷静,跟随陛下这么久你难道还不知道陛下的性格?”

“你真是白长这些年岁了,连个刚入宫还没一年的新人都不如!”

郭嘉有时候聪明绝顶,有时候脑子却又转不过弯来,这让贾诩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骂了好一通后,贾诩松开郭嘉的衣领,冷哼道:“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你,下次你找死我也不管了!”

“多谢。”

郭嘉知道贾诩是一片好意,所以恭恭敬敬向他行了一礼,随后问道:“文和你执掌绣衣使,可知晓什么内情?”

贾诩麾下的绣衣使者无孔不入,如今已经颇具规模,说不定知晓这次驿馆走水事件的真实情况。

“我知道个屁!”

贾诩表情有些难看,闻言没好气地道:“这次西征,我将大部分绣衣使都散出去了,司马懿那小子又向我借了一批人手用,我哪儿还顾得上无极县那种鸟不拉屎的小地方?”

“虽然我安排了几个人在法孝直身边贴身保护,但甄氏扎根于无极县,既然敢动手就肯定不会留下把柄。”

“即便法孝直没有死于火中,他们也会杀了他,然后将死因推给走水。”

“想要通过寻常手段找到证据可谓是难如登天,倒是陛下直接派兵拿人更干脆一些。”

郭嘉表情复杂地说道:“文和你也觉得驿馆走水是甄氏干的?”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么?”

贾诩淡淡说道,同时眯起了眼睛,“无论是任何事情,谁受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虽然这个道理不是绝对,但十有八九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