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打造凌云阁!超级大饼!(第2/3页)
诸葛亮握住她的手,感慨道:“娶了你,真是为夫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若这连弩研究成功,那对南下讨贼将发挥巨大作用,月英你当居首功。”
黄月英摇头说道:“能帮到夫君妾身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需要什么功劳?”
“时候不早了,夫君早些休息吧,我去打些热水为夫君你暖暖脚。”
说完,黄月英便款款走出了书房。
诸葛亮看着她离去的身影,嘴角扬起一丝柔和的笑意,许久才收回目光。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
翌日一早。
诸葛亮便带着熬了大半夜才设计出来的连弩图纸入宫去觐见天子,想要将这份成果禀报上去。
由于睡得太晚,所以稍稍耽搁了一些时辰,待到他入宫之际其他人已经全部都到了。
“孔明,何故一脸疲惫之色?”
刘协看见诸葛亮脸上的黑眼圈还有难掩的疲态后,不禁关切地问道。
平日里诸葛亮都很遵守时间。
迟到还是第一次。
诸葛亮闻言拱手道:“陛下恕罪,臣昨日研究连弩,所以睡得晚了些。”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臣终于还是有些收获,将陛下想要的连弩设计出来了。”
“哦?”听到诸葛亮之言,刘协的眼睛顿时亮了,心情微微有些激动。
效率居然这么快的吗?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昨日休沐并没有开朝会,所以他们都还不知道十连发强弩的事情。
司马懿眼中更是一片惊疑不定之色,心中暗道:“诸葛村夫这厮竟然又背着我得到了陛下派下的重任?”
“可他一介文士,怎么会去研究机关连弩?他何时连机关之道都通晓了?”
在司马懿心中纳闷之际,诸葛亮已经将手中的图纸呈了上去,并说道:“陛下,臣受内人启发,认为十连发强弩想要简化是不可能的,所以臣另辟蹊径,重新设计了一款连弩。”
“这连弩目前能做到七连发,距离十连发还有一定距离,但尚有改良的余地。”
诸葛亮的一席话,让众人都是一惊。
七连发的连弩?
贾诩忍不住问道:“孔明说的是真的?你、你竟然研究出了多连发的弓弩?”
目前军中的弩箭最高才三连发。
七连发简直不切实际!
而且诸葛亮还说有改良的余地,有可能达到十连发的地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贾诩是行伍出身,他深刻明白多连发的弓弩的意义有多大,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能发挥巨大效用。
“陛下面前,我岂敢妄言?”
诸葛亮微微一笑后说道。
刘协拿着图纸反复看了几遍,虽然他看不懂,但他对于诸葛亮的话当然不怀疑,所以心里也倍感惊喜。
“好好好!孔明真乃奇才也!”
刘协大笑着说道,毫不吝啬自己对于诸葛亮的称赞和欣赏之意。
“朕稍后便令冶造局进行研发,若是这弓弩真能达到军用的标准,那朕便以孔明你的姓来为此弩命名。”
“就叫做诸葛连弩!”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不禁对诸葛亮投去了羡慕之色,司马懿更是眼睛都快红了。
以姓来为这弓弩命名,那日后只要提到这弓弩,便知道它是谁发明制造的。
就像是建安机、建安犁一样,提到它们就知道和天子有关系,这可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诸葛亮也没想到天子居然将这一殊荣赐给了他,饶是以他的心性,一时间也倍感激动,当即跪地谢恩。
“臣,谢陛下天恩!”
“但此弩是臣在内人的启发下才研制出的,若论功劳,内人的功劳才是最大,臣不敢居功。”
诸葛亮并未忘却黄月英的帮助,哪怕会失去这一流芳百世的机会,也如实说出了情况。
刘协笑道:“夫妻本就是一体,何必拘泥于区区一个名字?若此弓弩能研发成功,朕自不会忘了你妻子的功劳。”
“好了先起来吧,今日朕还有其他事情要宣布,已经等你半天了。”
诸葛亮心中苦笑,只好谢恩后起身回到席位。
刘协将手中的这些图纸放在案上,随后对殿内文武百官们道:“如今大业将成,朕有感于诸位爱卿们的功绩,欲建立一座凌云阁,以激发将士们的讨贼之心,”
“自朕登基以后,凡是对我大汉有大功之臣,皆可陈画像于凌云阁,永享供奉!
“上凌云阁者,功绩与荣耀会在凌云阁永远保存,流芳千古!”
“登凌云阁不限出身,哪怕是最底层的士卒,也有机会凭战功登上凌云阁!”
当着殿内文武百官的面。
刘协宣布了这个决定。
这是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来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