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74章 甄宓产子!大汉第一位皇子!(第2/3页)

“都住口!”

陈宫对二人怒目而视,斥责道:“军法不容情,岂能因人而变?”

“若不严加处置,如何能服众!”

赵云和张辽听到这话也哑然了,即便他们有心想为吕布开脱,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文远,子龙,你们不必求情了,公台说得对,我是自作自受,合该有此下场。”

吕布叹息一声后说道。

陈宫冷笑道:“说得好!来人,将吕布拖下去,斩首示众!”

一声令下,马上便有侍卫上前押住吕布。

司马懿在旁冷眼旁观,丝毫没有开口求情的意思,只是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诸葛亮。

而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意,在心里稍稍叹息后,开口道:“公台兄,请息怒。”

“张将军说的对,温公虽然犯下了大罪,但如今曹贼未死,却斩己方大将,的确不利于军心。”

“还是让温公戴罪立功吧。”

他如何看不出来陈宫这是在扮红脸,看似是要严惩吕布,实则是在以退为进。

吕布是天子最为宠信的大将,对于天子而言,如卫霍之与武帝,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斩了?

即便没有陈宫演这出戏,他也不会真的处斩吕布,只能说陈宫给了他一个台阶下罢了。

周瑜、鲁肃、司马懿也都是聪明之人,知道陈宫是演给他们看的,所以一直也都没说话。

“军师,我……”

吕布听到这番话后心里越发愧疚了,一双虎目里饱含热泪。

诸葛亮道:“温公不必太将此事放在心上,曹贼的精锐皆在此战中覆灭,即便逃脱,也再难成气候。”

“他逃脱后必然会返回长沙,我们让大军休整几日,然后便赶往长沙。”

“不过这次犯下的错,温公切记日后不可再犯。”

吕布忙不迭地点头道:“军师放心,我以后肯定不会再犯!”

诸葛亮点点头,转身离去。

周瑜等人也跟着离开了。

吕布本来还想跟陈宫道个歉,但陈宫只是冷冷瞥了他一眼,便大步离开了。

“唉……”

望着陈宫离去的背影,吕布挠了挠头,感到颇为苦恼。

张辽、赵云二人这时也走了过来。

赵云关切道:“温公,你手臂上的伤势可要紧?需不需要找医官?”

吕布之前和乐进三人大战时,因为一时大意露出了破绽,胳膊受了伤,流了不少血。

“小伤而已,不足挂齿。”

吕布摆了摆手示意赵云不必担忧,接着不甘地说道:“就差一点,就差一点我就能杀了曹贼!”

“这厮的运气当真太好了!”

他那一马槊差点就戳死了曹操,但可惜被许褚干扰,才偏离了一点。

张辽翻了个白眼道:“失手了就是失手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下次可长点心吧。”

“你也该改改粗心大意的性子了,这次放跑了曹贼,等下次破了长沙,你莫非还要放跑伪帝?”

吕布瞪眼道:“你瞧不起谁呢!我是这样的人吗?等见了伪帝我肯定一戟戳死他!”

这回他是真的得到了教训。

同样的错误他绝不会再犯。

等下次攻破长沙,就是曹操和伪帝的死期!

他说的!

……

诸葛亮在赤壁大破曹军的消息,很快就通过八百里加急传回了长安,被刘协所得知。

“周瑜用苦肉计骗过曹操,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大破曹军?”

刘协看完捷报,表情略显古怪。

虽然他对诸葛亮能击败曹军不感到意外,但没想到的是赤壁之战还是重现了。

看来这是曹操过不去的一道坎。

诸葛亮在奏报里并没有隐瞒周瑜和鲁肃的功绩,着重强调了他们两人的付出和作用。

至于对自己借风一事,只说是巧合,并没有多做解释。

除此之外吕布在华容道不慎让曹操逃脱的事情也被禀报了上来,不过诸葛亮没有把错归罪在吕布身上,反而还说是自己考虑不周。

刘协当然清楚错肯定不在诸葛亮,只是他愿意主动站出来背锅而已。

“孔明真是纯臣啊。”

看完一整份奏报后,刘协忍不住感慨道,心中对诸葛亮的好感无限拔高。

这份心胸,这份担当,这份谦逊。

试问能有几人拥有?

贾诩自然也看过了这份奏报,闻言点头附和道:“诸葛尚书的确是臣所见过的最忠直、最有才能之人,臣远远不如矣。”

对于诸葛亮,他也十分佩服。

这个年轻人有着无限潜力,未来的成就肯定要比他和郭嘉要高。

“哦?不见得吧。”

刘协随手把奏报放在案上,瞥了贾诩一眼,淡淡问道:“伏完在告老归家的路上遇袭,遭到马匪截杀,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