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79章 汉献帝被俘,长沙城破(第2/3页)

吕布看着长沙城紧闭的城门,不禁有些怀疑地向陈宫问道,显然不大相信。

陈宫没多言,只是道:“等着吧。”

昨天入城劝降时曹操告诉他,今天会开门投降,并且让许攸带着自己的头颅以及伪帝出城。

尽管知道曹操生性狡诈,但不知为何,陈宫觉得曹操昨日说的那番话不是假的。

只不过他有点难以想象,曹操那么骄傲且奸猾的一个人,会如此轻易地选择结束自己的性命。

这与他记忆中的曹操大相庭径。

若是以前的曹操,绝对会抓住任何活下去的机会,哪怕让他在天子面前俯首称臣、痛哭流涕地认罪他也会去做。

在陈宫想得出神之际,忽然听到身边传来一阵惊呼声。

“开了!长沙城的城门开了!”

“好像有人走出来了。”

“都谨慎些,小心是敌军!”

“不对,好像就几个人。”

陈宫闻言看向长沙城的城门处,只见原本紧闭的城门此时正缓缓打开,有人从中走了出来。

为首的是一名文士打扮的人,牵着一名神色木讷的孩童,而身后跟着数名侍卫。

其中一名侍卫端着托盘,托盘里是一颗用白布包裹着的圆形事物,还有鲜血从中渗出。

另外两名侍卫押着一个人,只不过此人上半身被麻袋套住了,看不清长相。

但不知为何,在场所有人,包括诸葛亮、司马懿、吕布等人在内,都觉得此人的身形格外熟悉。

“子远!”

郭嘉第一个喊出声来,脸上流露出惊喜之色,下马迎上前去。

其他人闻言也纷纷明白了眼前这文士的身份,正是那位被天子派到曹操营中潜伏、名列凌云阁第二层的大功臣!

许攸!

眼下许攸亲自出城,也就是说曹操真的投降了!

“奉孝兄……”

时隔数年再度见到郭嘉,许攸的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只觉得鼻子微微发酸。

万语难尽涩于口。

郭嘉上前给了许攸一个个大大的拥抱,激动道:“自从子远被俘后,陛下一直挂念子远。”

“如今你平安无事,陛下若是知道了,定会龙颜大悦。”

“子远,这几年你辛苦了。”

听到郭嘉的这一番话,许攸感慨道:“谈不上辛苦,我被曹贼所俘,虽然遭到囚禁,但也未被虐待。”

“倒是奉孝兄你们伴随陛下左右,对抗各路反贼,才是真正的劳心劳力。”

“与你们相比,我属实是偷懒了。”

这倒是他的心底话,辛苦对他而言是无从谈起的,被曹操软禁的这几年只是无聊,但吃喝都不愁。

说是躺着等胜利到来都不为过。

“哎,子远这是哪里的话,你我职责不同,你入曹营潜伏可是冒着性命危险的。”

郭嘉笑了笑,接着给许攸介绍起诸葛亮等人。

“这位是诸葛亮,字孔明,现在朝中任左民尚书一职,参与中枢事务,此番南下讨贼由他指挥三军。”

诸葛亮微微一笑,对许攸拱手道:“见过尚书令。”

天子早就把许攸任命为尚书令了,只是因为许攸还在曹营,所以这个职位一直空悬。

从职位上来说,许攸还是诸葛亮的直属上司。

许攸闻言略有些惊讶,因为诸葛亮实在太年轻了,看起来和天子年纪相仿,如此年轻居然能直入中枢,还能指挥三军?

“看来此人颇得天子重视。”

许攸暗暗记下这个名字,然后回了一礼。

郭嘉又道:“这位是司马懿,字仲达,现任侍中,入中枢参政。”

“破并州灭袁绍残党,败马超夺回长安,皆出自他的手笔。”

司马懿行礼道:“见过尚书令。”

许攸再度还礼,又将司马懿的名字记下——这同样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天子心腹之臣。

郭嘉又将周瑜、鲁肃、赵云、黄忠等人相继介绍了一遍,至于吕布、张辽以及陈宫,许攸都见过,所以也没多费口舌。

“子远,曹贼何在?”

一番简单的认脸后,郭嘉问起曹操的下落。

许攸侧了侧身,将侍卫手中托盘里的白布打开,并道:“曹贼已经自尽,头颅在此。”

曹操的头颅展露在了众人眼前。

一见到曹操头颅,吕布顿时瞪大了眼睛,随后怒不可遏道:“就是这贼子!该死的!这贼子竟然已经死了?!”

他可是想亲手斩下曹操的脑袋!

陈宫看见曹操那染血的头颅,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微微叹了口气。

果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么?

诸葛亮道:“曹贼伏诛了就好,敢问尚书令,你身后那位莫非就是……”

他的目光看向了被绑着的汉献帝。

虽然汉献帝上半身套着麻袋,看不清长相,但是所有人都有种直觉——这就是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