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82章 汉献帝入长安,大将军吕布!(第2/3页)

甚至就连皇帝尊号都保不住。

让人窃去了祖宗传下的江山。

他,是大汉的罪人。

想到此处,汉献帝不禁悲从中来,忍不住掩面而泣,伤心非常。

……

抵达长安以后,大军留在城外驻扎,郭嘉、吕布等人则入城前往皇宫。

“宣——”

“温公吕布、御史中丞郭嘉、尚书令许攸、左民尚书诸葛亮、侍中司马懿、荆州牧刘备、都乡侯张辽、冠军侯张郃、中坚将军赵云……”

“上殿觐见——!”

宦官的唱礼之声从承明殿殿内传出,回荡在殿外那空旷的广场上。

吕布等一众文臣武将们听到传唱声后,沿着由羽林卫把守的御道,往台阶尽头的巍峨大殿走去。

每个人的心间都充满了激动。

承明殿内,衮衮诸公。

文武百官们今日皆是换上了最为庄重的服饰,大汉的威严和天朝上国的肃穆,于此刻展露无遗。

殿内的主位之上,刘协亦是一身只有在重大日子时才会穿上的天子衮冕,帝王威仪无穷。

由此次讨贼最大的功臣许攸为首,吕布等人紧跟其后,共同步入大殿。

“臣,参见陛下——!”

众人向着上方的天子齐齐参拜。

刘协透过冕旒望着下方的群臣,并未第一时间让他们起身,而是向左右群臣笑着问道:“诸位爱卿,你们都看见了什么?”

群臣闻言都愣住了。

看见了什么?

就在无人说话之际,杨修转了转眼珠,出列道:“启禀陛下,臣看见了我大汉江山的柱石!”

“温公以及御史中丞他们,皆是支撑起我大汉江山的的擎天玉柱!”

此言一出,刘协顿时噎了一下。

这本来是他打算说的话来着,他就是假模假样问一问,然后好亲口说出来,结果被杨修抢答了。

这小子当真是死性不改。

瞥了杨修一眼后,刘协笑道:“没错,他们都是我大汉的柱石!”

“自董卓作乱以来,江山分裂、山河破碎,天下诸侯割据,百姓生灵涂炭,社稷有倒悬之危。”

“是有了诸位爱卿们以及无数将士们前赴后继的努力,才有了如今天下一统的景象。”

“温公他们更是这些志士能臣中的佼佼者,他们无愧于大汉柱石之称!”

刘协的这一席话,令吕布等众人都激动不已。

大汉柱石!

这是何等之高的评价!

郭嘉深深俯首道:“匡扶汉室,效忠陛下,这是臣等的职责所在。”

“大汉之所以能够再度兴盛,令四夷宾服,陛下才是最为功不可没!”

殿内群臣纷纷附和称颂。

刘协哈哈一笑,接着说道:“一段时日不见,奉孝倒是变得越来越会说话了。”

“不过朕并非是妄自尊大之人,诸位爱卿的功劳朕都一清二楚。”

“如今叛逆被扫平,也是该论功行赏了。”

刚刚说的那些都是场面话罢了,只有论功行赏才是今日的重头戏。

刘协的目光最先落在许攸身上,叹道:“子远,朕几年时日未见到汝,汝……消瘦了。”

“陛……下!”

许攸闻言鼻子一酸,直接拜倒,流着泪着道:“臣这几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陛下,想要回到陛下身边效力。”

“臣被曹贼所囚,多次都想自尽以谢陛下,但臣尚未看见陛下一统大汉,心中不甘,方才苟延残喘至今。”

“臣、臣有愧于陛下!”

许攸一边说一边哭,不少大臣听到这番话,都忍不住抬手拭泪。

当然,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刘协闻言说道:“还好子远你活着,不然朕便要失去一臂膀矣,这尚书令的位置更是要继续空悬。”

说到此处,刘协稍稍一顿,接着道:“许攸听旨!”

许攸浑身一震,连忙俯首:“臣在!”

刘协道:“许攸于曹营忍辱负重数年,又劝降曹操,生擒伪帝,功勋卓著。”

“为表其功,封安国候,领尚书令,入凌云阁第三层!”

安国,与杨彪的“忠义”,张郃的“冠军”是同一档次的,比普通侯爵要更具有含金量。

不仅如此,他的名字更是被列入凌云阁第三层,成为第六个进入凌云阁的臣子!

虽然群臣都知道许攸此番会受到重赏,但在得知封赏的内容后,依然难以抑制地生出羡慕之一。

许攸此番当真是要一飞冲天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年岁已经不小,而家人子嗣当初又被审配所斩,后继无人。

不过只要能再努努力生下一两个子嗣,这份富贵依然可以延续下去。

“臣,叩谢陛下天恩!”

许攸感激涕零,深深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