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94章 建立内阁,确立七位大学士!(第2/3页)

“既如此,那内阁便正式创立了。”

刘协见百官不出他所料地同意改制,不禁露出笑容,随后让一旁的宦官宣布内阁大学士的名单。

分别是——宣室殿大学士郭嘉,温室殿大学士贾诩,麒麟殿大学士诸葛亮,金华殿大学士司马懿,承明殿大学士杨修,广明殿大学士鲁肃,以及寿成殿大学士法正。

内阁大学士固定只有七位,大学士只是一个头衔,除了可以辅佐处理政务外,并无其他实际权力。

七位大学士里以宣室殿大学士为首席,衔领所有大学士,而天子随时可以任免大学士。

除了这七位大学士外,还有大学士候补,也可以参知政务,但只有建议权没有批阅权。

对于这些人选,百官都不意外,因为这批人正是之前每日在宣室处理政务的那些人,他们入选内阁很正常。

反正只要内阁制度存在,他们迟早有一天也能入选其中,因为这是在“规矩”框架内的制度。

群臣之中,许攸听到自己没能名列七位大学士之中,不由得一愣,随后在心里微微苦笑。

“果然,陛下还是因为我为曹冲求情而对我生了芥蒂……”

“或许我是该退了。”

按道理说,以他的地位是有资格名列七位大学士之一的,但天子并没有将他列入其中。

这让许攸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要不要激流勇退,向天子辞官告老,如此尚能保全一份君臣之情。

改制一事确立后,刘协又接着说道:“除了改制之外,朕还有一事要宣布。”“这段时日来,朕与诸位大学士相商,认为如今天下大定,有一事当要尽快去完成。”

“这件事,即清丈田亩,普查人口。”

刘协话音落下后,原本还因为改制一事而窃窃私语的群臣,瞬间安静了下来。

群臣之中除了郭嘉、贾诩二人外,其余人等包括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在内,都不禁瞪大了眼睛,同时还有一丝迷茫之色。

与他们相商?什么时候?

只见刘协正色说道:“连年战乱,各地叛贼割据,使我大汉国库空虚,百姓生灵涂炭。”

“如今天下大定,首要之事便是普查天下人口,同时清丈各地田亩,以便征收赋税、充盈国库。”

“此事朕已与诸位大学士商定,将派遣绣衣使到各地清丈田亩,以及普查各地的百姓数量。”

刘协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一决定。

但这番话落在殿内群臣耳中,却让他们个个心惊,几乎是纷纷色变!

“坏了!”

杨修更是心中剧震,刚刚被选为大学士的喜悦几乎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抬眼望向了四周,果不其然,包括自家父亲杨彪在内的众多大臣都看向了他,目光中有震惊、有愤怒、有冰冷、更有敌意!

“陛、陛下!”

杨修只觉得头皮发麻,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拱手道:“此事事关重大,是不是……要再好好商议一番?”

自袁氏被族灭后,他杨氏身为五世三公的百年门阀,是当之无愧的各大世家之首。

但如今!

天子公然宣布说要清丈田亩,普查人口,还说是和诸位大学士共同商定的,这不是直接把黑锅往他身上盖吗?

要是承认了,那以后其他各大世家该怎么看他,该怎么看他杨氏?

他杨修就成了背叛士族阶级的叛徒!

刘协笑道:“德祖何出此言,此事明明已经商定了,为何还要再议?”

“况且不清丈田亩、普查人口,如何能得知我大汉如今有多少田亩?多少百姓?”

“德祖身为内阁大学士,怎么说话这般糊涂。”

刘协三言两语就把杨修的话怼了回去。

自古以来经历过大的战乱后,是必然要普查人口、清查土地的,因为人口数量和田地数量是朝廷收缴赋税的重要数据,所以刘协提出此事没人能够反驳什么。

“臣、臣……”

杨修涨红了脸,无言以对。

清丈田亩、普查人口自然没问题,但这件事来得实在是太突兀了!

天子突然宣布并且拍板这一决定,朝中群臣都没有提前收到任何消息,根本来不及应对!

这种时候要是受到清查的话,那各大世家隐瞒不报的土地,还有挂靠的佃户们都会被查出来!

查到了就会被重罚!

杨修心里叫苦不迭,他本来还在纳闷以自己的资历怎么能进入内阁呢,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便说出来了也没人会相信。

了跟内阁大学士们商议过,他却说自己不知情,谁会信他?

就在杨修不知如何应对时,一道熟悉的苍老声音忽然响起。

“陛下所言极是,如今天下一统,清丈田亩、普查人口乃势在必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