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和天子掰手腕!(第2/3页)
“实在是不可思议……”
荀闳喃喃自语道,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书的价格能这么便宜,如此以来读书将不再是士族子弟的特权。
以后岂不是天下人人都读得起书了?
想到此处,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天下人人都能读得起书,都进入国子监学习,那察举制完全就是名存实亡!
天子以其他科目选拔人才,不看传统经义,那他们掌握了释经权又有什么用?
“所以,这件事才是需要我们首先要解决的。”
“不能任由国子监在这样发展下去了。”
“要么让陛下停止办学,要么想办法渗透进入国子监,掌控这一新的晋升途径。”
崔琰做出了总结,神色严肃地道。
他对国子监的态度就两种。
要么让它停掉,要么参与其中,用类似于掌控释经权的方式来掌控国子监。
否则一旦让国子监这条晋升道路稳定下来的话,察举制将会被取缔,他们也将彻底失去立足之本!
“你嘴上说倒是容易。”
窦辅冷哼一声,说道:“陛下让郭奉孝主办国子监,可见有多么重视,怎么可能让陛下停止办学?”
“至于掌控……呵,你以为国子监里的新科和儒学一样?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
他们之所以能够掌控察举制这条晋升之路,是因为大汉独尊儒术,儒学可以随意进行解读。
但国子监里的那些学科,数术、工冶、刑律、政治,除了最后一门政治,其余哪一科能够随意解读?
就连政治,学习的也是如何驭民,如何为官治理一方,而不是那些有的没的东西。
所以想要跟掌控察举制一样掌控国子监这条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强行阻止天子办学就更做不到了,除非他们动用武力……但这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天下刚刚一统,朝廷的兵马是最强盛的时候,他们拿什么去跟天子掰手腕?
早上造的反,吕布下午领兵赶到,当天晚上他们全族的人头就会被摆到天子的面前,就是这么简单。
“那就什么都不做好了。”
崔琰淡淡一笑,随意地说道:“让国子监发展下去也不错,毕竟按照国子监这些新科学习,培养出来的都是对大汉、对朝廷有用的人才。”
“日后也让咱们族内的子弟进入国子监,跟那群寒门子弟还有泥腿子们竞争,凭本事做官。”
“窦家主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崔琰看似在询问窦辅,实则话里藏针,讽刺的意味不言而喻。
抛弃特权,去跟下面那群人竞争,等于是抛弃家族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因为真要是公平竞争起来,他们不一定能争得过那群寒门子弟,甚至是泥腿子出身的平民百姓。
郭嘉、贾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们难道不是寒门出身吗?
可现在照样是大司马、大司徒,是天子最倚重的心腹,他们谁争得过这两人?
当初天子被袁绍挟持,孤身一人,如果那时候天子拉拢的是他崔琰、是陈琳、是荀谌,他们敢投靠吗?
他们不敢,但郭嘉敢。
原因很简单,对于出身寒微的人来说,只要抓住一线希望,就会拼尽全力地去争!去抢!
这股狠劲是他们这群出身高贵的人所没有的,因为优渥的出身让他们不敢去赌,这就是差距所在!
崔琰无比清楚这一点!
窦辅脸色阴晴不定,没有接崔琰的话茬,只是保持沉默,其余众人也都不说话。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但不知可不可行。”
这时候,陈琳忽然缓缓开口说道。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
董忠迫不及待地问道:“孔璋有什么好办法?不妨直说,我等洗耳恭听。”
不管怎么样,总比一直这样僵着要好。
陈琳说道:“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大汉历来也是以孝道和儒家治国。”
“如今陛下开办国子监,不将儒术经义列入其中,反而以数算、工冶等小道选才,岂不是违背祖宗成法?”
“我等只要咬死这一点,令诸多学子联名上书,再请大儒辩经,迫使陛下停止开办国子监。”
“最不济也能让陛下将儒学经义纳入国子监的学习科目之中,并以儒术为主、其余学科为辅。”
“如此一来,晋升之路依然能被我们把控。”
陈琳的这一想法一提出来,其余众人们的眼睛全都亮了,崔琰更是不禁拍案叫绝。
“妙!实在是妙!”
崔琰一脸惊喜地看着陈琳,说道:“孔璋兄实乃大才也,此计甚好!”
目前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天子不再以儒术选人,而是以其他科目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