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525章 这一对君臣啊(第2/3页)

“奉孝,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听华太医和张太医说你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今日看你,为何与之前也没什么差别?”

刘协询问道,他觉得郭嘉不像是好转的样子。

郭嘉笑道:“承蒙陛下关切,臣的身子确实好转许多了,此前连床都无法下,如今服了几次药,食欲都明显好了许多。”

“张太医说了,只要再有一月时间,臣便可恢复健康,届时臣便可继续为陛下分忧了。”

他的话音落下,一旁的贾诩便瞪了他一眼,接着对刘协道:“陛下,您休要听他胡说八道,张太医叮嘱过他不可再劳累,要好好修养身体。”

“都差点死了还不老实,奉孝这厮当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刘协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调侃道:“你是第一天认识他么?还不知晓他是什么性格?”

郭嘉也无奈地笑了。

刘珏坐在一旁听着自家父皇和两位臣子之间的对话,不禁眨了眨眼睛,心里满是好奇。

他不太明白,为什么平日里威严深重的父皇在与大司徒和大司马两位臣子在一起时,看起来会这么轻松自在。

笑了一阵后,刘协说道:“总而言之,奉孝你能痊愈就是好事。”

“科举制改革也已完成,此后你还是少操劳一些,安心在家颐养天年。”

“别急着反对,文和他想告老退休朕都不允他,你捡了便宜就偷着乐吧。”

郭嘉神色略显复杂,心中却是温暖。

他清楚这是天子体恤他的身体,虽然他并不想闲赋在家,但身体情况也确实是不允许了。

不过,如今朝廷中人才济济,他退下来也未尝不可。

还是多多让位给后起之秀吧。

想到此处,郭嘉说道:“既是陛下的吩咐,臣自当遵守,多谢陛下厚爱。”

刘协这才点头,接着道:“今日朕过来除了看你,还有一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陛下请讲。”

郭嘉一听天子有事要问他,顿时来了精神。

刘协也没犹豫,直接说道:“朕近来忽然有一个想法……即前往泰山封禅。”

“但朕又觉得此举有些劳民伤财,故而犹豫不定,也未曾与孔明他们商量过。”

“奉孝,文和,你们怎么看?”

郭嘉和贾诩作为他最重要的心腹,有些事情,他只想与他们二人商量。

不是说不信任诸葛亮他们,只是亲疏有别,哪怕是他,也更愿意和亲近的人商量事情。

而且郭嘉和贾诩给出的建议一般都很中肯。

“封禅泰山?”

郭嘉与贾诩听完此言后均是一愣,显然没想到天子会忽然说出这种话。

贾诩率先问道:“陛下为何突然有这种想法?”

泰山封禅,自古以来都是帝王的最高成就之一。

始皇帝、孝武帝、孝光武帝,都曾在泰山封禅。

以当今天子统一大汉、缔造盛世的功勋,自然是有资格封禅泰山的。

贾诩知道天子不是那种好大喜功的人,突然提出想要去泰山封禅,其中必有原因。

“或许是心血来潮吧。”

刘协洒然一笑,微微叹息一声,说道:“不知不觉间,朕也三十有二了。”

“这次温公出征南蛮归来受了伤,朕这才惊觉温公老了,就连文和你也早过了花甲之年。”

“所以朕想趁着现在你们这些故人都还在,都还走得动,最后去做些事情。”

“能在泰山封禅,朕也算是完成了身为帝王最大的成就,朕应当是有这个资格的。”

刘协说完后,郭嘉和贾诩一时怔然。

他们望着眼前比十几年前要成熟许多的天子,以及天子身旁坐着的年轻太子,久久说不出话来。

是啊,他们都老了。

风流总会被雨打风吹去,时间才是最残酷的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一切都带走。

趁着还走得动,是不是要做些什么呢?

郭嘉的眼神最先变得坚定,抬头看向天子,说道:“陛下想去做,那便去做。”

“臣支持陛下!”

泰山封禅固然耗费不小,但大汉如今的国力并不是支撑不起,也到不了劳民伤财的地步。

以天子的功勋,为大汉、为天下做的一切,花些钱去泰山封禅又能如何!

始皇帝、孝武皇帝、孝光武皇帝都能在泰山封禅,难道他们英明神武的陛下就不能吗?

没这个道理!

贾诩也捻着胡须笑道:“臣虽然一把老骨头了,但陛下若是要去泰山封禅,臣定要跟着一起去。”

“陛下若是担心劳民伤财,何不效仿当初在邺城时,让各大世家共同捐赠?”

“如此既能凑齐前往泰山封禅所需要的钱财,也不会损耗国库,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