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皇长兄不是太子)番外(第9/12页)
看到对面的女人扬眉吐气的舒爽,太上皇知道,游说妻子,不成了。
但是,他还是心有不甘,“皇后,你,真的对朕,不念夫妻之情了吗?”
“我们不是夫妻,我们是君臣。”太上皇后平静下来,缓缓地说,“帝王,没有妻子,没有儿子,只有臣下。您要用昔日情分,来诱惑臣妾,骗臣妾放您出去,让您有机会夺回帝位,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臣妾跟陛下早没了情分……臣妾从不曾爱慕陛下,陛下也别说心里只有臣妾一人。我们过了一辈子了,老了,就不用再互相欺骗了……”
太上皇后什么时候走的,太上皇不知道。
那天,他呆坐了半日,谁也不敢惊扰他。
过了两日,有人报与太上皇后,说太上皇要见三皇子的生母,刘才人。
太上皇后讥笑一声,允了。
其实,就像太上皇后所猜测的那样,太上皇见刘才人,说是叙旧,其实,还是为了帮他传递消息。
太上皇把宫人打发得远远的,关上门,对着刘才人,好一番哭诉对三皇子的思念。还说要追封他为慧帝,让他得享太庙供奉。还解释,三皇子当年是被皇后和太子逼死的。让刘才人和他,联手报仇。
刘才人却始终面上淡淡的,眼神中并没有多少异样和变化。
太上皇还以为她怕事胆小,就说,“宫人都被朕打发走了,你不用担心隔墙有耳。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帮朕传个密旨出去,给宗室子弟池昆,让他去找彭将军,叫他带彭将军进京勤王……”
“陛下。”头发半百的刘才人打断了皇帝的吩咐,“我儿死的时候,我就想相随于地下。臣妾自知出身低微,这么多年,在宫里谨小慎微地熬着,我们母子好容易熬到出宫去开府,自己过清净日子。你却不让我们安宁。”
太上皇开始觉得事情不大对劲了。刘才人从前不是最听话的么?
“我儿的心思,做娘的最清楚不过了!他根本不想争,只想关起门来过清净日子。而且,我们母子也很清楚,您扶起他去跟太子斗,并不是看重他,若是斗败了,您未必管他死活。至于出家,兴许是臣妾往日长夜难熬,总念经修习佛法,孩子看多了,也就有了皈依的念头。他的心思都与我说,我最知道。陛下休想骗我,去为你卖命!陛下,臣妾出身卑微,但臣妾不傻。我儿的死,陛下也不用推脱,他是因为你杀了师傅,无颜活下去。臣妾那时候万念俱灰,之所以还苟活到今天,就是想看看,陛下众叛亲离,能有什么样的下场,现在看到了……陛下若无事,臣妾便走了。”
太上皇被这女人突如其来的回绝和冷脸惊着了,直到刘才人出去了,才想起,忘了嘱咐这女人保守秘密。
他就这样心惊胆战地过了几日,太上皇后又来了,给他带来了新消息,“陛下惦记的那个宗室子弟啊,剃度出家了。至于彭将军,已经解甲归田了。”
太上皇连日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刘才人转身就出卖了他。看着太上皇后那残忍的微笑,太上皇真觉得,自己从来没看清这个女人,不,自己从来没看清身边所有的女人!她们这些女人,靠着自己得到尊荣,一见自己失势,就倒戈相向!
女人的忠心,真是靠不住!太上皇绝望了。多年的枕边人尚且如此,还有谁能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可是,太上皇后还觉得不够,又在他心上捅上一刀,“刘才人自尽了,她早就想死了。在陛下逼死三皇子的时候,她就不想活了。她那日告诉我,她还活着,就是为了看见你的下场。看到了,满足了,就该走了。她到地下找她儿子去了。”
被太上皇后讥讽、控制也就罢了,当初也是靠着她娘家人,才登上帝位,太上皇多少有些认命。
可是,刘才人是宫女出身,被皇帝看中她的温婉柔顺,才封为才人。皇帝瞧不上她母子俩的懦弱、畏缩,一直也没有给刘才人晋份位。这样一个女人,居然也敢看自己笑话,明目张胆,出卖自己,太上皇的恨意,实在难消。
“刘才人死后,不许安葬帝陵!”太上皇咬牙切齿地说道,也不管太上皇后能不能答应。
“不用陛下吩咐,刘才人说了,不愿与陛下在地下相见,所以,她不愿埋葬帝陵。”太上皇后觉得好笑,“也就陛下还把安葬帝陵当什么恩宠,人家啊,不稀罕!”
见太上皇黑脸不理人,太上皇后本来想走,但是,又转回身多说几句,“陛下,您看您,这些年是在干什么啊?您身边的女子可没一个真心爱您的。臣妾还特意在后宫问了问,您的那些嫔妃啊,情愿去皇家寺庙出家为尼,也不愿过来伺候您。”
太上皇恶狠狠地盯着太上皇后,他想起了被处死的崔贵妃,心中的疑问重新升起,“你给朕老实回答,崔贵妃,到底是不是,你们栽赃嫁祸的?仁孝王,到底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