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年少旧事(第22/23页)
大公主便道:“好吧。”
秦凤仪看大公主不大乐意的样子,安慰她道:“以后你家儿子要是十分出众,也可以竞争一下我家女婿人选啦。但如今已是有个劲敌,我大舅兄家小猴子也想娶我家闺女,不过我不大喜欢小猴子,长得太丑啦!”
李镜说他:“什么小猴子,是寿哥儿。”李钊长子大名还没起,小名儿也是景川侯给起的,叫寿哥儿,取长命百岁、健康长寿之意。让李镜来说,她娘家侄儿简直是聪明与美貌的化身。
不管怎么说,两家是定下了儿女亲事。
当天大公主欲设酒款待秦凤仪李镜夫妻,不过夫妻二人还是婉拒了。李镜的话是:“以后吃酒的时候长着呢。”
秦凤仪与李镜辞了大公主,二人坐车回家。
待回了家里,见过秦老爷、秦太太,秦太太还挺关心地问:“那个张将军回来啦?”“你儿子出马,有办不成的事吗?”秦凤仪一副得意样儿,丫鬟捧上茶来,他还不自己接下,摆臭架子,拉长音道,“媳妇儿把茶递给我!”
李镜一笑,接了丫鬟捧来的茶,递给秦凤仪。秦凤仪这才接过吃了一口,便与家里人说了如何把张羿自宫里接出来的事,秦老爷、秦太太听说儿子给自家还没影儿的孙子又寻了门亲事,秦太太道:“阿凤,之前孙子不是定了大舅爷的闺女吗?”虽然她家大舅爷第一胎生的是儿子,但以后也是会生闺女的啊!
秦凤仪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大舅兄生的不是儿子嘛,我就为咱家大宝另定了个媳妇儿。”
李镜道:“也不提前跟我商量一声,难不成,我哥以后就不生闺女了?”“咱家又不只生一个儿子,谁叫大舅兄这回生的是小子啊?只好让大舅兄以后竞争一下咱家二儿媳妇儿的位子啦。”秦凤仪还一脸邀功模样问爹娘和媳妇儿,“我这亲结得如何?”
秦老爷、秦太太一向是个没原则的,只要是儿子定的事,他俩就没有说“不”的时候,此时,两夫妻亦是满嘴称好,夸儿子有眼光有智慧。秦凤仪得一顿夸后,就心满意足地与媳妇儿回房换衣裳了。他还跟媳妇儿臭美哪:“这事儿在我心里转悠好几天了,咱们可不能白跑这些时日,而且陛下待我好,我早想与陛下做个亲家的。可惜二公主、三公主年岁太大了,而且公主啥的,纵陛下待我好,怕咱儿子以后也不好高攀。大公主这儿,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秦凤仪很是感慨了一回,然后,与李镜道,“媳妇儿,瞧见没,咱儿子,一看就是有福的!”
李镜简直哭笑不得:“我说你怎么对大公主这事这么积极,原来早有小算盘。你也是,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秦凤仪道:“先时不是没把握吗?总得先把他们这事儿张罗成了,叫他俩欠下咱们的人情,这亲事才好开口啊!不然,你看大公主多有野心啊,她家儿子还没影儿呢,就想娶咱家闺女。这我能应吗?”说得好像他家闺女有影儿似的。
“那也该提前跟我讲,我好有个准备。今天多匆忙啊,就给了公主一根钗做信物。”“重要的是信物,不在于是钗还是簪。”秦凤仪心情极好,与李镜道,“自此之后,咱们两家就更不是外人了。亲家这亲事,陛下说了,一定要低调着办。不过,该有的三书六礼,还是要有的,媒人就用咱们成亲的媒人吧。就是一样,这成亲后,他们是住公主别院,还是住张大哥家呢?”
“自然是住公主别院。”“那张大哥不是跟倒插门一样?好吧,驸马本来也是个半倒插门。”
李镜笑着推他一下:“在公主跟前可不许这样说。”她又道,“他们不一样。张嬷嬷本就是公主身边的乳嬷嬷,为人极好的,张奶公也是个本分人。公主开府时,就一并把他们带公主府去的。这回公主搬家,他们也跟着一并搬到别院了。”
秦凤仪点头:“那就省事了。”
因为已是亲家,两家人自是越发亲近。如今张羿平安归来,接着就是两人的亲事了,大办是不可能了,不过,该有的礼数也都有,只是皆要低调行事。媒人什么的,就是秦凤仪介绍的,他与媳妇儿成亲时的媒婆,秦凤仪都是相熟的。话说也不知道秦凤仪这翰林院探花怎么与媒婆子这般相熟,反正,秦凤仪熟得很。从定亲到成亲,便是这俩媒婆来往张罗。
至于请的宾客,张羿家里便是自家人了,亲戚都只是叔伯近亲,其他一概未请。大公主这里,严姑娘亲自过来要了张请帖,道:“别人不晓得,我是必到的。”
另外就是秦凤仪夫妻,以及大公主的娘家人。秦凤仪把三皇子、六皇子请了来:“就是低调办喜事,也得有娘家人呢。”俩人都不是怕朝中物议的,反正三皇子一贯没人缘儿,六皇子还是小屁孩儿,物议不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