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亲王莫测(第8/9页)

秦凤仪是笑着出的官学,看他那高兴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怎么着了呢。赵长史是秦凤仪的近臣,又与秦凤仪相识多日,微一沉吟便知秦凤仪因何而喜了,这般一想,亦是脸上带笑。杜知府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赵长史轻声与杜知府耳语几句,杜知府方恍然大悟。

秦凤仪接下来又去看了南夷城外的码头的修建进度,南夷城的码头太旧了,秦凤仪要他们翻新,哪里不好重新修来。秦凤仪看进度不慢,除了刮风下雨时不能修,匠人们还是极用心的。他还看到得此差事的一位曾东家,曾东家上前请安,秦凤仪笑道:“我过来看看,你这里倒还不错。”

曾东家笑道:“只要是老匠人说能修的天气,我都亲自过来,看着他们修。”秦凤仪问:“可有什么难处?”

曾东家笑笑,似是不好开口。秦凤仪道:“有话就说。”

曾东家拱手道:“原不该同殿下开口,除了这码头的差事,小的还接了另外几处码头的差事,现在人工也贵……只是先时殿下恩典,已先给了我们银钱……”

秦凤仪笑道:“我当什么事呢。”

秦凤仪想了想,道:“虽则合约是签好的,你们若真有难处,况这么大老远地过来,银钱一时不凑手也是有的。这样,按系缆桩的数目,只要修好一半,待衙门验收后,给你开条子,你就先去结一半的钱,剩下的,待哪个码头你全部完工,就请衙门验收,哪个码头完工,验收后立刻结银子,可好?”

曾东家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连连给秦凤仪作揖。秦凤仪道:“只是一样,质量你得给我保证,倘哪里糊弄,可就没今天的情面好讲了!”

曾东家连忙道:“殿下对小的们大恩大德,倘是那般,小的哪里还算得个人!”

秦凤仪一笑,再去看其他地方的修建,自码头又一路在城里逛了逛,方回府。到了巡抚衙门,秦凤仪交代杜知府:“留意几个擅养蚕缫丝、性情比较好的妇人,我有用。”

杜知府知道殿下要收拢土人,连忙应了。

秦凤仪打发几人去后,晚上设宴请方悦、方灏这对同族兄弟。秦凤仪对二人进行了表扬,先给方悦斟一盏酒,笑道:“阿悦你写的劝农耕的几个法子,老范特意上书说你写得好呢。”

方悦道:“那不过是前人用过的法子罢了。”“只要有用,便是前人用过,又有何妨。”秦凤仪再给方灏斟了一盏,笑眯眯道,

“阿灏你也帮了我大忙,要不是你,官学里都是些小学生,我真不放心别人。”

方悦、方灏互看一眼,都想着说,这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秦凤仪倒不会奸盗,但这亲自给他二人倒酒,定是有事啊!这族兄弟二人琢磨着,秦凤仪已是举起酒盏,笑道:“来,咱们先干一杯!”

三人吃了一盏酒,秦凤仪又请两人吃虾吃螃蟹,道:“当初,我请你们到南夷来就说了,咱们南夷是个好地方啊。瞧瞧,这青山秀水的,除了穷,没别的缺点了。”

方灏正夹了个虾吃,听秦凤仪这句“除了穷,没别的缺点了”,险些噎着。秦凤仪继续道:“不过现在也好很多了。我刚来的时候,那会儿阿悦你还没来,阿灏是知道的,出门连只鸡都买不着,不是没银子,是有银子也没地方买去。只有山上的野鸡,是郊外猎人们打来,拿来城里卖,那些家养的肥鸡,这么大个府城,都得三八日的集市上才买得着。可现在,咱们这里天天有鸡鸭吃,只要有钱,出门就买得着。就是百姓们,现在有了银钱,也舍得叫孩子们来官学识得两个字了。今春的茶,阿灏你那茶园虽则小,出产也还可以,是吧?”

方灏是个实在人,更兼念书多年,有些清高的性子。好吧,就是知道方灏是个清高的,秦凤仪怕他没个算计,当初买茶园时,叫方灏拿出私房钱买了几十亩,收成是不错。方灏道:“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吧。这弯子绕得哟。”

秦凤仪虽则是给方灏说破“绕弯子”的事,却是不会承认的。反正他脸皮厚,仍是一本正经,道:“不是绕弯子,是我对咱们南夷长远建设的一点想法。你们也知道,咱们南夷想变好,就得有钱,有钱,百姓才能富,才吃得饱饭。可如何才能有钱,钱又不能从天上掉下来。这世间,利最大的四个行当,茶、盐、丝、瓷,盐是不要想了,临海的地界儿,除非把盐贩到外头去,赚外地人的钱罢了,咱们本地的盐卖不起价。剩下的,便是茶、丝、瓷三样,茶咱们有了,瓷器一时急不来,剩下的就是丝。咱们这里的妇人,比别地的妇人也不懒哪,她们更勤快。可是,她们不懂纺织,光是卖丝,咱们不过是卖个力气钱。这如何能忍的?我想来想去,准备办南夷织造局。你们觉着,这主意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