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万寿节礼(第7/13页)
秦凤仪笑:“好啊!去换吧!”明明自己憋不住了就想立刻换的,还要说是给他瞧。
阿金捧着衣裳去换了,秦凤仪招呼传旨的钦差过来坐。因是兵部事宜,过来传旨的便是兵部的一个姓解的郎中,秦凤仪与他不大熟,但想这郎中是兵部的,秦凤仪的岳父景川侯便在兵部当差,兵部尚书郑老尚书也是秦凤仪的旧识,秦凤仪难免问他几句。解郎中笑道:“尚书大人和侯爷都好,听闻殿下在南夷安民抚民有功,咱们都为殿下高兴哪。”
两人说着话,阿金就换了新衣出来。五品千户的战袍是一身银色软甲,阿金正是年轻的时候,而且身为族长之子自小营养也到位,个子又较寻常土人偏高,这么一身软甲官靴上身,眼神明亮,腰挎战刀,透出勃勃朝气与威武。秦凤仪笑赞道:“好!”
土人们也都在一处夸阿金,还有的有些酸溜溜的,说阿金个子太高,人也单薄,得更壮实些才好。阿金道:“我以后每顿都要多吃一碗饭的。”
再有土人请求秦凤仪赶紧给他们也申请官职去。这些土人多不会说汉语,或者只会说简单几个字,还不熟练。就是现在这几个字,也是南夷商事繁华,秦凤仪允他们下山开店铺售卖山货,才学来的。不过秦凤仪土话很熟练,用土话与他们交流,没有半点障碍。解郎中就看没多大工夫秦凤仪就把这些土人说得脸上个个带笑,行过礼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待土人们走后,秦凤仪继续与解郎中道:“你来得巧,我们这里刚打过一场。我折子刚送出去,你就过来了。”
解郎中一听说南夷城打仗了,连忙道:“南夷州竟有战事,殿下玉体无碍吧?”
“行了,你看我像有碍吗?”秦凤仪道,“就是你这回去还得让工部多制些铠甲刀枪,先时是一个部落下来一千人,如今他们各部落都被本王感召,现下我们有土兵九千五百人。以后,待诸部落全部下山,人还会更多。”
解郎中一听,顿时大喜,起身一揖,贺道:“殿下大才,土人归心哪。”“还早得很。”秦凤仪道,“这么些土兵下山,如何安置是我这里的事。他们既下山来,现下又在军中,武器装备上,我应承他们我的亲卫军如何他们便如何。我的折子已递往朝廷了,待你回朝,可得催着工部些,我这里的武器不能耽搁。山蛮前儿刚过来打了一场。那些象兵,你见过象兵不?”
解郎中道:“臣有幸见过宫里养的大象。”“宫里大象多温驯,就一傻大个。”秦凤仪道,“那象兵,身披铁甲,上面坐的都是头插鸟羽的山蛮,呼啦啦地跑过来,地动山摇啊。你们都没见那场景。”“殿下勇武,必大败象军。”“虽则这次斩首几千,但不知山蛮何日会再来犯,故我这里的军械装备,断断少不得的,知道吗?”解郎中只得称是。
待李钊晚上回来,秦凤仪问李钊与解郎中熟不熟。李钊是知道解郎中的,还特意过来相见。待晚间设宴,有秦凤仪麾下诸人,还有几位土人将领过来,大家一道吃酒说话。解郎中实在觉着亲王殿下太客气了。因为解郎中在兵部当差,以往与秦凤仪不大熟,只是认识。亲王殿下完全没有半点骄狂之气,究竟谁说亲王殿下脾气差,让他过来时一路提心吊胆的!
解郎中还有幸参观了新下山的土兵,之后,因他还有朝中的差事,便带上亲王殿下送他的特产,告辞而去了。
解郎中走后,义安知府、敬州知府过来请安。
秦凤仪说他俩:“我这里也没什么事,原也不必你们大老远地跑一趟。”
二人连忙道:“我等听闻竟有山蛮来犯,简直是一刻也坐不住,倘不是知晓殿下神勇,大败山蛮,我等已率大军护驾。”
“行了,这些虚头话少说。”秦凤仪道,“区区山蛮,我早有防范。不过经此一战,我感触颇深哪。山蛮过来与我交战,我不惧他,我这里强兵利剑,管叫他有来无回。只是若是县里遇到山蛮的象兵、大军,无还手之力啊。这件事,你们怎么想呢?”
两人还真没想过这个,但秦凤仪代他们想了。秦凤仪把与章颜一道商量的主意同这两人说了,问他们:“你们觉着如何?”
二人自然称好。秦凤仪道:“再者,按理,我来南夷,当先巡视各州府。只是去岁到了南夷,接着就过年了。你们都过来请过安,咱们也算见了面。今年又一直忙着建新城的事,我这里也走不开。年初,我让李宾客代我一路东去,看了看各州县的情形,你们两州,听说还是不错的。这说的是民生、百姓,就是不知你们两地的驻军如何?”
义安知府道:“我们义安府驻军一万,实员六千七百八十三人。不瞒殿下,兵械十年都没换过了,有些旧了还好,将士们自己修整一番还能用,有些实在用不得。臣上过好几回折子,朝中也没个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