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深海(第2/3页)
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厨房,亮堂宽敞,大理石面擦得干干净净,完全看不出油渍。红木方桌与灶台之间隔了一道吧台,桌上放着一台烤架,三份餐具。玻璃杯里有一些奶类饮品残留,菜碟里虾壳与扇贝壳叠成小山,染着蘸酱的竹签到处都是……串串都吃完了,生菜碟里还剩下一些未烤的蔬菜海鲜,至于烤炉上的东西,早已变成了一块块黑炭。
李福正小心翼翼地将食物残留一一分类取样。
邵麟的目光又落在了地上的尸体痕迹固定线上。
四角方桌,父子对坐,母亲在中间。
徐华浩夫妇昏迷在桌旁,一个脸向下俯倒在餐盘里,另一个则跌落椅子侧卧在地上,而儿子徐赫光死于一个向客厅玻璃门爬行的姿势。男人半身蜷起,似乎很是挣扎,但一只手向前伸得老长,指尖离玻璃滑门就差一米。
邵麟心中闪过一丝怪异。
方才他也看了尸体,死者徐华浩右手食指中指尖明显比左手黄,口袋里随身携带打火机,显然是老烟民。快六十岁的男性,长期抽烟,腹型肥胖,心肺功能多少欠全,所以,对一氧化碳的耐受力会远低于健康人。哪怕不与徐华浩的妻子比,徐华浩一定会比儿子率先晕过去——而且,他们没有喝太多酒,地上只有两个空的啤酒瓶,不存在烂醉如泥的情况——所以,当父亲晕过去了,徐赫光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警觉,来打开门窗……
“这家人脑子有坑吧,”阎晶晶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这不有排气扇吗?但凡开个排气扇也不至于出事啊!”
带着手套的痕检员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提取了排气扇小格里的积油,以及开关按键、电闸上的指纹:“谁知道这是一起意外事故,还是有人故意的呢?”
夏熠蹲在柜子边,盯着那个用来储存烧烤架的包装外盒,奇道:“咦?这烧烤架不是电炭两用的吗?室内用电炉它不香吗?为什么还要烧炭火?”
邵麟沉默地递过一个“烧烤竹炭”包装盒,上面标着净含量“五斤装”,但里面完全空了。包装盒的背后贴着店家建议:2-3人,建议用量3斤;4-7人,建议用量5斤。
现场只有三个人,为什么要用整整五斤炭呢?
小组摸完现场,去客厅开了个小会。
姜沫直接点名夏熠:“小夏,这次换你指挥,我看着。”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夏熠身上。
邵麟敏锐地觉察,技术中队那边似乎有几个人挺不服气。
夏熠年轻,部队背景,以前跟特警队还拿过国际奖项,是市局上头看好的苗子。有些人能来西区分局,那已经是仕途走到了头,但这位来分局,叫“下放基层历练”。管理层自然资源各种倾斜,队里着重培养。
夏熠倒一点也不磨叽:“这三个人的死亡疑点较多,很有可能不是意外事件。姜副,你带李福去查看园区监控,昨天一天前前后后有谁进过徐家的门。特别是饭点的时候,除了这一家四口,摸排一下还有什么人在场。”
“程哥,我和你一块儿去做笔录。现场唯一的幸存者,徐华浩的父亲徐建国。还有那个护工,现场第一发现人,赵春花。一会儿大概还有家属要来。今天问不过来的,列个表明天全请来局里。”
“技术中队的同志,除了厨房,整幢楼里——客厅,卫生间,客房,麻烦再搜查一下是否有其他人来过的线索。”
“阎晶晶,iphone先放一放,那几台安卓机刷了,从聊天记录、通讯录里复原一下昨天晚上的事情。”
一队人原地散开,各忙各的。
方才在小会的时候,邵麟就觉得有人在看着自己。
这会儿一回头,就发现护工赵春花远远地站在客厅门口,抱着双臂,盯着警察们,目光阴冷而探究。可就在邵麟与她视线交接的瞬间,女人转头走了,去了外院檐下。
邵麟跟了过去。
“我什么都没碰。”还没等邵麟开口问话,赵春花就硬邦邦地开口了,带着轻微的南方口音,“我到的时候他们就倒在里面了。我不敢开门。我就怕万一真有事,你们第一个怀疑我。”
邵麟微微一笑,温声道:“多亏了你,现场保存得很好。”
赵春花原本紧绷的面部表情这才放松了一点。她的目光转向院外,落在了坐着轮椅的徐建国身上,脸上缓缓浮现出一个讽刺的笑容:“这老头儿去年往ICU里住了三回,谁能想到今年就活了他一个呢?”
邵麟顺着女人的目光,看向徐家内院。那显然是一座被精心打理过的院子,名贵的盆栽摆放得错落有致,小池塘边,徐老爷子正皱巴在轮椅里晒太阳。佝偻的老人一动不动,仿佛与一旁的假山融为一体。“哗啦”一声,湖面上漾起一道温柔波纹,是池子里的大花锦鲤打了打尾巴,对宅子里的巨变无知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