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除夕之夜 上(第2/3页)
十几年内,侯大狗攻占下了广西的柳州、浔州和梧州,杀死朝廷官员,焚烧官衙。
朱见深登基后,他更不把几乎远在天边的年轻皇帝放在眼里。
从去年开始,瑶乱已经从广西蔓延出去,波及到了广东、湖南、江西等周边省份。
当地巡察御史王朝远上奏,恳请皇上早日出兵,平定内乱。
当时还是监国太子的朱见深决定花上一年的时间,一方面整备军队,筹集军饷,另一方面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刺探广西军情。
杨休羡便是其中的一员。
本来朱见深打算接下来的新年元月,就发兵大藤峡,一举解决这个心腹之患,为大明拔掉这根刺,永固国本。
去年他曾经多次召集内阁商议,除了主将人选,最为棘手的就是出征时候的军饷。
简单地说,国库的钱不够。
朱见深已经打定了主意,决定从内库中调集银两,充作军饷。
然后突然受到奏报,自己的内库被人蛀空了两百万两。
“原户部右侍郎马伟,夷三族。”
朱见深缓缓地站了起来,疲惫地闭上眼睛,“其余人等……”
杀!
————————————————
除夕
这是天顺朝的最后一个除夕了,过了初一,大明就要开始启用新的年号——成化。
在天顺朝最后的日子里,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血雨腥风之中。
户部马侍郎的案子牵扯出一串参与假银案的官员,锦衣卫的缇骑和东厂的番子们日夜出没,满京城的抄家抓人。
诏狱和刑部、顺天府的大牢一时之间,人满为患。
京师内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按说进了腊月,应该是采买年货最热闹的时候,但因为满街的锦衣卫们和被抄家之人悲痛的哭嚎声,闹得百姓们都不敢随便上街,以免冲撞到了办案的差人,来寻自己晦气。
马侍郎全家被夷了三族,外加十几个牵涉在内的官员和家人都被砍头。
按常理,新年之前刑部不会动兵刃,以免有违天和,就算是砍头也会等到来年秋季处决。
但是朱见深并不想让这群人活到成化年间,责令刑部在除夕之前,将所有该杀的人都杀了。
这便就出现了北京城的年底,几百号人排队等着杀头的盛况。
位于西四牌楼的北京西市,是京内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同时也是法场。就这几天,人犯的鲜血在青石板路上流了几天几夜,三里之外都能闻到一股冲天血气。
哪怕前几天下了一场豪雨,都冲不掉扑鼻的血腥味。
按照常例,被砍下的人头是要悬挂在街口木桩子上示众,用来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这也就是“刑囚于市”的由来。
明清两代京城处决犯人的法场一个是在西市,一个是在菜市街,都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但是你作为一个小老百姓,年底了高高兴兴揣着攒了一年多的银子,准备到市集里买几件新衣服,新鞋子,胭脂水粉还有糖果瓜子。
结果还没踏进街口就闻到冲天的血气,一抬头,几百个被风干的脑袋瓜就跟你家门口挂的腊鸡腊鸭一样迎风招展。
你说你还逛不逛了,还买不买了,还高兴不高兴了?
京师的百姓们很不开心,京师的官员们也过的不舒服。
在今年七月时候,皇帝陛下就已经恢复了于谦在景泰年间建制,又在先皇复辟后被撤销掉的“京师十团营”制度。更是把被景泰帝剥夺了兵权,赶回老家的大将郭登召回北京。
那时候,陛下就已经隐隐显出要为于谦昭雪的苗头。
但是太监牛玉还在,他是英宗陛下遗诏的见证者,见证过当今皇上,是如何指天誓日地对着他的父皇承诺,永远不会为景泰帝,为于谦等人翻案的。
八月,吴皇后被废,太监牛玉被赶去南京种菜。
十二月,就在今天,除夕日的最后一次大朝会上。
当今圣上宣布,等到来年开年就要下诏,为于谦于尚书昭雪,并且准备亲自为他撰写祭文。
以内阁首辅李贤为首的众臣,无不欢欣鼓舞,有些当场就流下了眼泪。
另一边,一次次企图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顶大帽子戴在年轻皇帝的脑袋上的“言官”“谏官”们,被皇帝明目张胆的“不孝”“辱父”行为给气到出离愤怒了。
联想到之前皇帝废了吴皇后的行为,这帮大臣们脑子一转,终于找到了攻击的目标——这一切都是万妃的错!
是了,说到底,这场年底的大杀戮的发端也是因为万妃的弟弟,锦衣卫千户万达折腾出来的。
万妃这个妖妃!
万达这个鹰犬!
万氏姐弟这两个祸国殃民的妖人!
“这些言官有病吧,为什么要骂我?我只是办了案子,他们不骂贪银子的人,骂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