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汪直进宫成功表白 合并章节(第5/12页)

泪光从万达的眼中一闪而过。

汪正感激地对万达点了点头,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阿直乖乖吃饭,阿爹要和素素说话。”

汪直差不多都要把脸埋进奶油堆里了,嘴巴根本没功夫搭话,只是不住地点头。

“万大人,杨大人,我们楼上谈。”

汪正起身,恋恋不舍地看着汪直的背景,忍不住最后一次说道,“阿直……”

“要听你素素的话啊。”

成化元年七月,在南京耽误了两个后,韩雍终于挥军南下,开始了对两广的平叛之战。

七月,西延首战告捷。

九月,大军顺利攻占前往大藤峡的必经之地荔浦、修仁。

十月,大军到达浔州,顺利逼进大藤峡口。

十一月底,韩雍凭着锦衣卫之前调查的情报,兵分四路,同时进攻大藤峡,将山上所有能够逃亡的通道基本堵死。

十二月初一,韩雍亲自与侯大狗对峙,放火烧山,并轮流使用滚石、檑木和火炮消耗叛贼兵力。数日后,擒获贼首侯大狗,斩杀叛军三多人多,生擒将近八百人。

建国百年以来,这是大明军队在西南边境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韩雍站在大藤峡边,亲手斩断巨藤,并将大藤峡易名为“断藤峡”。下令摩崖刻字,将此次战役的战果,记录在悬崖之上,永作纪念。

韩雍亲自撰写《大藤峡事宜善后疏》,对两广之后的治理提出见解。并言及此次战役,锦衣卫的情报功不可没。

与奏折一起呈上的,还有年轻貌美的女性俘虏,和被阉割后的清秀男童。

“好啊,好啊。”

看着这捷报,朱见深连连叫好。

太久了,大明太久没有打过这样的大胜仗了。

韩统领,朕没有看错你,你的《平叛方略》果然写的一点没错。

深宫之中,已经穿上厚厚貂绒袄子的朱见深兴奋地拍着大腿。

“明天,将这份捷报传阅给全天下的人。让大明的所有军民,都与有荣焉!”

朱见深恨不得太阳早点升起,让满朝文武都来分享这份喜悦。

“恭喜陛下,大明洪福齐天,国运昌隆。”

怀恩也是一脸喜气洋洋。

“不过陛下……都那么久了……”

“什么?”

朱见深面色一沉,坐回龙椅上。

“奴才是说,这次两广大捷,小万大人功不可没……”

“哼……功不可没?”

朱见深冷笑一声,“我看,他是准备‘功高震主’!”

听到这诛心的话语,怀恩连忙跪下,“陛下……小万大人他不是那样的人。”

“他在诏狱蹲了多久了?”

朱见深提起笔,没写两个字,就厌弃地丢开,“三个月满了么?”

“从七月回京,去昭德宫拜见了娘娘后,一直到现在……都半年了吧。除了每个月进宫两回,给娘娘请安,其他时候,一直都关在诏狱里头。”

怀恩苦笑道。

这个小万大人,实在是太胆大包天了。

他们一行人从浔州回到京城后,按理说应该先去北镇抚司述职,然后等待陛下的召见。

谁知道这小万大人回京第一件事,居然是偷偷带着一个孩子,直奔昭德宫。

那孩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端的是聪明可爱,小嘴抹了蜜似的甜。

娘娘本来因为怀着龙子,最喜欢看到这种雪白浑圆的白胖娃娃,见到又是小弟带进来的,岂有不心疼的道理,忙拉着他的小手问,你是谁家的宝宝呀。

谁知道小万大人却在此时突然跪下,说这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从广西拐来的,求娘娘开恩,将这个孩子赐给自己。

说的乱七八糟的,教娘娘吓了一大跳。

当时不巧,陛下正下了朝,回到昭德宫。

见到眼前混乱的一幕,又听闻小万大人居然把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带进宫,气的他当场就让怀恩和覃昌将人拉了下去,打入诏狱反省。

反省到现在,已经将近半年多了……

“他认错了么?”

朱见深烦躁地说道。

“这个……”

怀恩一脸为难。

“哼,朕还不知道他!呸!狗改不了吃屎。”

一提起这个小郎舅,朱见深就会变得很“肆意”。

“走,去昭德宫看看。”

按照太医所言,这几天万侍长就要生产了,万侍长年纪毕竟大了,可不能掉以轻心。

众人跟着銮驾来到昭德宫外,站在门口的宫人刚要扬声通报,朱见深压了压手,示意他收声。

背着双手,朱见深轻手轻脚地走进宫内,一路上想要跪下行礼的侍女们,都在看到怀恩公公的手势后,悄悄地闭上嘴。

“娘娘,这里头是小皇子还是小公主呀。”

穿着一身迷你内侍衣服的汪直趴跪在万贞儿的脚边,看着她高高隆起的肚子好奇地问道。

绿色的小裙子散开一地,灯光照在孩子的脸蛋上,照的他的眼睛又圆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