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王熙凤的哥哥(第5/6页)

于是用上仅有的一点点修为,呼风唤雨,降下了雨雪,灭了大火。

本来之前他都想好了的,只要他们不来招惹他,他就不去找他们,但这两个人不老实,总是想要来招惹他,试探他的底线。

此时又把他带到这莫名其妙的幻境当中,着实是令人讨厌。

一僧一道对视一眼,眼见姜岩不领他们的人情,心中也是涌起怒气,“公子既然说这话,便不要怪我们没有提醒你了。”

“是福是祸都是我的事情,我从来都没有让你们提醒过。”姜岩从空间里摸出两枚丹药,快速弹进那二人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他们想要呕都呕不出来。

“日后你们若是靠近我,丹药便会发作,严重的话还会穿肠烂肚,只要你们不靠近我,那丹药不会有任何的作用,信不信由你们,我先走了。”

长剑出鞘,对着四周划了几剑,瞬间他又回到了栈房间里。

他实在是不想和那两个人有什么交集,自以为比寻常百姓高人一等,便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世间,不喜欢王熙凤给他们的钱,认为那是对他们的施舍,现在却用施舍的姿态对着世人,居高临下的仿佛看透世事一般。

说英莲是‘累及父母之物’便直接对她放弃了,无法和寻常百姓共情,又如何能够得到应有的尊敬和供奉?

感觉到那一僧一道的气息已经远去了,姜岩安心入睡。

很多事情往往只是做小小的改变,事情的发展就会不一样了,只要目光一直在英莲身上,她就不会被拐走,即便甄家被大火牵连了一些,为了女儿甄士隐夫妻还是会努力生活的。

翌日让人送到栈一封信给姜岩,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只说房子烧掉了几间,需要修缮,一家人去乡下庄子住一段时间,走的匆忙没有亲自告别还请见谅之类的话。

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正月十五也过去了,姜岩便带着王熙凤回程,在回去的路上姜岩又和王熙凤对了‘口供’,回到家中一切顺利,没有人发现端倪。

没过几日陈绍便带着一家人来到金陵,姜岩也见到了陈绍的儿子陈陵,陈绍解释说是因为妻子是金陵人士,所以便给儿子取了这么一个儿子,但没想到他和妻子都是读书识字的人,儿子却一点儿都没有继承这一点。

陈陵看上去很清秀,一双眼睛很灵动,可能是因为见到了生人所以还是很收敛的,没有多顽皮,想来应该不是‘孺子不可教也’。

姜岩和私塾的人说了一下,陈陵通过测试进去读书,私塾里不止有王家的人,还有一些亲戚家介绍来的人,但也不是毫无门槛,都要程先生亲自看过才行。

而程先生看的并不是多有学问,如果是看学问的话直接去参加科举了,也没必要继续来私塾读书了,程先生真正看的是天赋和资质,这两样只要有一样,即便大字不识一个他也收了,陈陵在先程生看来就是这样的人。

姜岩也没想到程先生会直接就同意陈陵进私塾呢,本来还想着如果程先生不收,他便介绍陈绍送儿子去金陵的一些其他学院,去了学院学习氛围更浓一些总归是比在家中请先生更能学习进去。

“不瞒你说,我做教书先生这些年了,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那些因为我在外的名声而对我满是敬仰之情的学生教起来没意思,我教什么学什么完全不敢有反对我意思的举动。”

船上,程先生同姜岩说着他的见解,“这些年我教的学生里,就只有你敢公然反对我的理论,这理是越辩越明的,我又不是孔圣人那样的人,什么都懂只要做的就是传道授业,我也要学习进步啊,没有人和我辩论,原地踏步没意思。”

姜岩知道程先生并不迂腐,有这种见解倒也是应该的,“先生睿智,只是先生怎么知道那陈陵是能够辩论的人而非只是顽皮胡闹?”

“是不是我还看的出来,那孩子的眼睛很亮,再说男孩子又几个不顽皮的,如果从小就只会读书不知道干别的,那就是脑袋读傻了。”

程先生答应收陈陵,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陈绍,陈绍他交谈过,是一个很明事理的人,孩子在他身边长大,耳濡目染的就算是再顽皮,也不会干坏事儿,这样一来陈陵的顽皮就变成了‘可造之材’。

姜岩给程先生倒杯酒,一起游湖赏景,心里也在想,要不要等过两年也送王熙凤也去私塾,私塾里面有几个世家的女子在读,王熙凤去也不奇怪,只是不知道她自己会不会不愿意去?

他再过一年就要去参加考试了,考中举人之后生活肯定会发生改变,到那时候他就不一定能保证日日教她读书了,而如果没有一个人监管着,王熙凤肯定是没有读书写字的自觉,送去私塾倒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