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五十年代渣男(13)(第5/6页)
“那就得查,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这些粮食虽然是陈粮,却是最近五年内的陈粮。是可以吃的。”
“可以吃就好,这么些粮食必须得上交,交给国家处理。”
几间屋子都是粮食,好多好多的粮食 。
下面的事情交给柳父办理,他开车带着柳建军先回去,一起回去的还有柳父,其余几人在山洞内等着,不敢走啊。
里面有粮食,还有以前的细菌实验室。
几人坐在洞口等待着“援军”到来。
柳父一回去,就忙碌起来,家里的客人也不管,沈清和带着柳建军还有大姑父一起杀猪。
什么斯文见面,都成了狗屁,个个都忙,忙的跟条狗似的。
躺在床上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作的,沈清和郁闷了一晚上。
沈清和作为有功之臣,还是一个福星,给不少人身上都加了功劳。
在京城后面的十多天,沈清和依然淡定的工作,休息时就去柳家看看小嫣,或者带她出来逛逛街,只逛不买。
他现在有些打眼,不敢多买东西。
今天又是休息天,大院的那几人,最近油水足足的,打猎还打出来肉以外的好处。
奖励的物品中有粮食,还有他们都有一份功劳,以后的档案绝对的又红又专。
几人找到沈清和,拉着他吃了一顿涮羊肉,交流感情,都交换了地址,还说到时去滨江找他玩。
十五天的出差,时间已到,后天,沈清和就要回去。柳嫣也要跟着回去,不打算留在京城过年。
后面的事情咋处理的沈清和不知道,但是唯一肯定的就是他立了大功,柳父看他的眼神都和蔼不少。
回到滨江,在过年前,上面的奖励到达滨江。
红星拖拉机厂轰动一时,沈清和瞬间成了厂里的重点培养对象。档案上多了一道护身符。
年后,走到街上,看到的人精神萎靡,个个都弱不经风。
男女老少都差不多,瘦巴巴的,一阵大风能刮跑一大群人。枯黄的脸上,没啥肉。
这段时间,沈清和放进大批粮食入市,希望尽点绵薄之力。
生活和工作进入正轨,年前的喧嚣已经消散。上班回家,家里已经做好晚饭。一家人就等他吃饭,主食不好,可是菜好。
从干旱开始,乔家的主食一般都是随大溜,外面别的人家怎么吃,他们家就怎么吃。有时候沈清和看不下去,想说用白面做顿好吃的,可是两位老人不同意。
说是就得随大溜,不能吃太好。
没办法,沈清和只能听他们的。
上河村经历了去年的干旱,看着今年从开年后依然没有下雨,去乡里开会再也不敢放卫星。
再放,村里的人会打死他们。
个个都老实的实报,还注明是风调雨顺的产量,万一是水灾,干旱时期,那就是颗粒无收。
上河村依然干旱,但是地里种下的红薯土豆,还有玉米却能存活。
林子里的野菜蘑菇像是雨后春笋,频繁的生长,给上河村的村民们带去生存的希望。
村里人过得还行,至少比外面的人好很多。村里过的最好的人家就是乔大根家。
野鸡野兔也比往年多了不少,偶尔还能运气好,遇到傻兔子傻野鸡,自己撞树后晕倒。
星期天一早还没有起床,躺在炕上,听到熟悉的声音,是大爷爷大舅舅他们来了。
今天是喜子相亲的日子,是居委会的郑大妈介绍的。也是附近的姑娘,家里条件不咋好,继母不慈,说是嫁,其实跟卖差不多。
姑娘人好,勤劳朴实,性子直,在纺织厂上班,也是正式工。十八岁,何思。
居委会的郑大妈知道情况以后,上门把那继母教育了一通,还威胁她,再敢卖继女,就告到妇联去,让她坐牢。
可能是被坐牢吓到了,何思没有再被继母四下寻摸有钱有缺陷的人家。
人家继母不要钱只要粮食,大大滴粮食。
郑大妈前段时间遇到乔奶奶,说起这事。乔奶奶正好想到侄孙,两人一拍即合,两边问话,知道没问题,就约定在今天。
喜子他娘带了粮食,菜,自家儿子相亲,借用二叔家的地方,别的还得自己掏。要不她不好意思来。
赖床的沈清和被喜子福子薅起床,“石头,懒死你得了,太阳都晒屁股还不起床。”
福子拉开窗帘,温和的阳光照射进来。阳光晃眼睛,不起床都不行,没办法,只能拖拖拉拉的爬起来。
洗脸刷牙结束,又进到房间,躺在炕上不想动,他就是懒。
九点钟,郑大妈带着何思,还有那不负责任的何父,以及何思的姥爷姥姥,舅舅们来到乔家。
一下子来了七八人,吓的喜子不知道说什么。
介绍完双方的情况,乔翠花制造一个机会给侄子,“喜子,去帮姑买瓶酱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