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跃然纸上(第2/6页)

刘邦立刻道:“就算不复杂也要让人觉得复杂。”

四目相对,刘元岂会不明白刘邦话里的意思,刘邦道:“你昨天才弄出来的东西啊,今天已经有不少人旁敲侧击地问起我了。”

刘元道:“父皇并不知道,他们问来又有何用。”

“就是,我都告诉他们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可他们不信啊,非追着问我你是什么章程。”

“父皇不生气,不骂他们?”刘元对刘邦竟然还被人问着这些事好奇的啊,诧异地询问刘邦是什么打算?

刘邦道:“朕什么话都不用说,只说朕不知道就行了,任他们说得天花乱坠,朕也是三个字,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的,那也很气人的好吧,刘邦看着刘元,“你又是什么章程?”

刘元早就准备好了,一叠东西给刘邦呈了上去,刘邦一页一页的看,完了问道:“你是打算在长安办成?”

“父皇的意思不希望在长安?”刘元反问,刘邦道:“天下初定还是以稳为主,长安太扎眼了。”

“若是如此,往北地一弄,功也罢过也罢,都会算到我的头上,父皇三思。”刘元还是把丑话说在前头,刘邦不想沾事,但是后果刘邦也得清楚,免得到时候为此找刘元的麻烦。

刘邦道:“你的功你的过不在长安就与我无关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元也不妨说得更直白,“父皇清楚,这件事依孩儿的意思是让父皇你来办,那么一切功过都会记在父皇的头上,可是去了北地由我来办,这一切就只能归到我的头上。父皇当真想好了?”

丑话说到前头,别到最后还怪刘元功高盖主,她已经一直都在收敛,难道刘邦看不出来。

刘邦道:“无妨,你与旁人不一样。”

“父皇。”听着这一句刘元也不知道刘邦到底是听进了她的劝告还是没听进去,再一次唤了刘邦。

刘邦道:“你是个有分寸的孩子,至少到现在为止你都有分寸,往后也希望你能一直这样的有分寸。所以朕可以给你更多。”

刘元受这赞着有分寸啊,便也不再推辞,“诺。”

“那你尽快把长安的事情办好,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北地,朕等你的好消息。”刘邦说着将刘元递上来的纸字都揣进怀里,这便要带走的意思,刘元即与之作一揖,“诺。”

刘邦离开了,刘元送着他出来,目光落在了席寒的身上,席寒抖了抖,刘元却又收回了目光走了回去。

“你父皇与你说什么了?”吕雉安顿好刘邦,听说刘邦走了即进来问起刘元,刘元笑着摇头道:“没什么,就是让我早些回封地而已,他知道封地的事情多。”

“虽说诏书已下,天下人都知道你与留侯订了亲,可是三书六礼一样都还没过,这个时候怎么能让你回封地?”吕雉一脸的不同意,三书六礼,这是规矩,再是寻常的人家也得先把这些流程都走完。

“那就烦劳阿娘派人往留侯府说一声,让留侯尽快把前面能办的事都赶紧办了,我还能多留几日。”刘元一个女儿家不能出面,这件事只能是吕雉或是刘邦出面。

“这件事还是得跟你父皇商量后才能办。”吕雉皱起了眉头,没想到外面又传来了一声声叫唤着陛下,这是刘邦去而复返?

吕雉和刘元听着动静都迎了出去,果然看到刘邦,刘邦冲着她们母女挥挥手道:“朕会让人给留侯送信,让他在你还在长安的日子把六礼能走的都走了。”

行,总算还记得起刘元跟张良的事,刘元朝刘邦作一揖,刘邦道:“谁能想到子房竟然要成我女婿。”

说到这里也是觉得很玄妙,刘元只当作什么都没听见,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刘邦把该说的都说完了,抬脚就走,刘元和吕雉都没有要留人的意思,送着他走。

“你父皇是不是有什么嘱咐你去做?”吕雉和刘元一道往内殿走去,吕雉直问刘元,刘元应了一声却没有要多说的意思,吕雉皱起眉头看向刘元,“元儿。”

刘元道:“阿娘,外面这些事我会处理好,我与父皇之间的事旁人不能插手,你也不能。”

这才是刘元为什么不肯告诉吕雉的原因,吕雉心系刘元,也希望刘邦能像她对她一样,可是刘邦不是。

日子一天一天在过,刘元每隔一段时间见到刘邦都能感受到刘邦的变化,他越来越像一个帝王。

就算在对吕雉的事上刘元不喜于刘邦的喜新厌旧,但是作为一个帝王,刘邦能听得进劝,以江山社稷天下百姓为重,想来也正是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追随刘邦,就算知道刘邦的人品有问题,但是瑕不掩瑜,他们也愿意跟着刘邦一路走来,走到了今天。

吕雉想问为什么她不能,刘元已经握住吕雉的手,“阿娘,你要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