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萌(第17/18页)
“照这样下去,我们竞争不过人家,我还想进些有品牌的商品。”
“其他店也这样吗?”
“各店也不尽相同,有的和服装设计师合作,推出最时尚的服装。”
“那就不成为‘安蒂克’了。”
“当然还是以旧货为主流,进一些时尚的服装,吸引年轻的顾客,扩大顾客面。”
秋叶慢吞吞地干了一杯酒,雾子说的没错,还是要赶时髦。
“可能的话,我想去美国一趟。”
“去美国?”
秋叶反问道。雾子探出身子说道:
“纽约有很多很多旧货专卖店,可以买到令人难以相信的便宜货。”
“……”
“即使搭上旅费也是便宜的。”
雾子想去美国,那100万也不够用。秋叶默不作声,给自己倒上酒。
秋叶放下酒杯,考虑手里还剩下的250万该如何安排。
秋叶拿定主意这借来的钱不能再乱花,他限定300万,其中50万上个月已经付出去了。
如果现在要进货,还得投资100万日元。
雾子再去趟美国,那就所剩无几了。
“那些夫人们说,开这样的店,一定要去美国看看。”
支持雾子的太太说话轻松,尽在教唆她。
“不行吗?”
雾子探询道。
去美国是好是坏另当别论,问题是费用。
“只去纽约的话,有一个星期够了吧?”
秋叶反过来探询。
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自从让雾子开店后,秋叶在餐馆和夜总会挂的账也推迟付款了。
过去一来账单,立刻就付。现在担心雾子需要钱用,总是先压压,延迟支付。喝酒次数也减少了。
“要去的话,这可得花一大笔钱啊。”
“有100万足够了。”
“全部?”
“旅费30万,可以参加价格低廉的旅行团。”
秋叶正在考虑如何筹款,那个和雾子一般大的女老板过来了。
“怎么这样严肃,在谈什么要紧的事吗?”
“不,正在商量去美国进货。”
“那倒值得去,旧货也罢,时髦的东西也罢,美国的货源最丰富了。”
又有援军了,雾子更加精神十足了。
“我认识的一位摄影师长期住在纽约,把他介绍给你吧。”
秋叶不让女老板说下去,打岔道:
“这事儿以后再慢慢考虑吧!”
首先得赶快离开这儿。
秋叶拿定主意,不再考虑店里的事。
虽然不想考虑,但雾子却会来找他,又不能回绝她。只要店里没有买卖,雾子就打电话来,说不了几句话题就转到店里的事。
秋叶不再积极去谈论店里的事。雾子即使提出来,他也应付了事。
6月初,加上进货,秋叶支付100万日元后,改变了态度。
过去秋叶关心太多了,从店名到店的气氛他都插嘴,因此从资金到经营,雾子都来跟他商量。
作为一个赞助人的责任理所当然,同时又深深爱着雾子,结果变成了娇惯雾子。
雾子心想反正大小事一求秋叶,总会有办法的。现在因刚开张,无可指责,如果长期这样放纵下去,不会有好结果的。
6月初,秋叶将100万日元交给雾子时,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些了。”
雾子抬头看了看秋叶,惴惴不安地点点头。
以往只要雾子一出现不安的表情,秋叶会说:
“不够的话,尽管说。”这次不再作声了。
雾子从秋叶严肃的表情中得知事态的严峻。
不够就伸手要,老是这样没完没了。往后不够了,就得自己辛苦点。雾子也意识到总是向秋叶撒娇,看来不行了。
从那以后,再也不提去美国的事,秋叶当然也不会主动问她。
看来,严肃一些还是有效果的。
6月底发工资时,秋叶不吱声,看她怎样调度。雾子终于忍住不说了。
“这个月房租欠着,上次您给我的100万还剩下一些,总算熬过来了。”
在雾子的公寓里,雾子跟秋叶说话,还是“汇报”的口吻。雾子的优点在于每月一丝不苟地报告资金支出的情况。
纸条上写这个月的销售总额多少、利润多少,支出一项写明房租、工资等详细数字,如果有赤字,就用红笔勾出来。
秋叶看了纸条后点点头。
自从开张以来,20万日元的赤字是最少的。不过开张3个月来,赤字每月在减少,这是事实。
“看来,境况好多了。”
“总之,慢慢地会收支平衡的。”
“那好,不用焦急嘛。”说罢,秋叶沉默了。
这样说法又在娇惯雾子。
“再鼓把劲吧!”
“唔,一定努力干!”
秋叶点点头,心里却不是滋味,这是老板和伙计说的话。老板说再鼓把劲吧!伙计说一定努力干!这当然没有什么错误,可是雾子是秋叶心爱的女人,这样的对话颇有些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