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萌(第6/18页)
从此以后,两人之间的话题尽是雾子开店的事。
以前秋叶去雾子的公寓,雾子立刻站起来接过秋叶的上衣和裤子,用衣架挂好。最近,常见她守着暖炉,考虑店面的设计和进货单。
热衷于开店,疏远了秋叶,仔细一想,雾子这次开店或许跟孩子闹着玩一样。
如果现在让雾子生个孩子,那么雾子把爱倾注给孩子,秋叶也只能放在第二位。
如果雾子怀了孕,秋叶即使不让她生,她也去店里忙活,结果还是一样。
“叫‘布吉·那比’怎么样?”雾子得意地说。
“‘布吉·那比’,法语的意思是‘小舟’”。秋叶装腔作势地说,好像有人在请教他法语似的。
“就叫‘雾子’吧!”
“拿我的名字做店名,行吗?”
“怎么不行,你往那儿一站,就是招牌。”
秋叶想象着雾子穿着丝绸衬衣加西装裤,或穿着长裙子的形象,心里美滋滋的。
“还是用外国名字好。”
雾子想用法语,而秋叶认为还是用日本名字好。
“时装店什么的,用一长串外国名字不好记。”
“那么,您认真考虑一下如何?”雾子说着把秋叶的西服挂到衣橱里。
“还有其他问题,您也一并考虑一下。”
秋叶虽然没有见过,雾子似乎还有一些过去的好朋友,她也想跟她们商量商量起个名字。
“让我考虑两三天,一定会想出好名字来的。”
起个店名问题不大,但装修还得花钱。
雾子的设想是:整个店用淡红色,气氛较沉静些。一面墙放货架、柜台,陈列项链、胸针之类的商品。
面向大街做一个橱窗,地面稍稍倾斜,陈列挎包、皮鞋等小商品。靠里首放一张桌子,一对沙发,让顾客坐下,慢慢浏览商品。
“整个店面较为简朴,不要弄些花里胡哨的装饰。”
女人们爱热闹、爱花哨的人居多,而秋叶则倾向简单、明快。
“可以请阿桂来设计。”
“是装修匠吗?”
雾子不禁笑出声来,“现在没有这样叫法的,叫室内装饰家,或叫Interior decorator。”
不管叫什么,在秋叶看来都是“装修匠”。
“这个人很有才能。原宿的‘绿屋’、青山的大照相馆都是他设计的。”
秋叶对这些事不太清楚,最近最吃得开的就数搞装修的。
“那么,内装费大约需要多少钱?”
“我还没有跟他详谈,大概每坪需要30万日元。”
照这个价钱的话,那就要准备三百多万现款。
“从货架到照明设备全部包括在内,这个价位不算太高的。”
雾子的一句话,秋叶就得支出额外的一笔钱。
“其他还需要些什么?”
雾子提议开旧货店时,秋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事到如今,这爿店的资金全指望秋叶出,成了一只大大的“吃钱虫”。
“进货也需要一笔钱。”
“所以我在问你,需要多少?”
“您怎么啦?”
“没怎么……”
“您好像生了气似的,叫我害怕……”
“我怎么会生气呢?我要问清楚究竟需要多少钱,我也好筹措款子。200万够吗?”
“对不起,什么都得您操心……”
雾子不自觉地行了个礼,秋叶不得不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
能村给秋叶打电话,是在内装修工程开始的前一天。那天分手时,似乎不太融洽,能村今天的声音却格外开朗。
“那晚上喝多了,真对不起……”
“不,不,我也有点醉了。”
多年的老朋友,这样简短的对话把前嫌一扫而光,接着聊了些家常。能村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后来,开店的事怎么样了?”
“已经定了。”
秋叶干脆地答道。能村保持沉默。
“是不是帮我找到另外的店面了?”
“不是,或许是我多嘴……”
有了上次的经验,能村说话比较谨慎了。
“没关系,你说吧!”
“那么我说了,店面的契约是以谁的名义签的?”
“当然是雾子咯!”
“既然开店,最好是采取公司的形式。”
说实话,秋叶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层。既然是雾子开的旧货店,那雾子当然是老板咯。他想得很简单。
“还没正式开张咯?”
“明天开始装修,正式开张要待下月。”
“那还来得及。既然开店,还是采取公司形式较好,目前小小的杂货铺、鱼行都是法人组织。”
经能村这么一说,秋叶也好像听说过。
“那可能很麻烦吧?”
“不会的,决定店名后,就以公司的名义去登记就可以了。”
“可是,我没有插手,都是她一个人在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