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女王(第3/4页)

俞星城连忙回礼。

拉克希米神情有些激动:“或许你觉得我是背信弃义的人,但我会用我的行动证明……我绝不会背叛你我之间的约定。”

她说的是俞星城与她之间的约定,其实也就是大明与莫卧儿帝国的约定。

拉克希米笑了笑:“你说得对,我们必须消灭这些侵略者。否则这种事……不会停歇,我们会永远任人宰割。……我会对英国全面开战,直到将每一个拿起武器的英国人驱逐出这片土地。”

圣城德里被毁灭,但印度的士兵却终于驻军在德里附近,掌控了恒河流域的全部土地。

德里城早已成为了一个直径近十八公里的大坑,随着地下水的倒灌,掩盖了焦黑的城市废墟,众多居民化作灰尘,死在城中的人无法被收尸,更别提留下什么,只被掩盖在了黑色水面下。

水中混合了大量的烟尘,几乎如墨一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黑色的水才是那些死者的遗骸。而德里周围的平原,更是四处布满了烧焦的痕迹,听说就连北部雪山地区,都有许多烟尘覆盖了白雪。

大批印度百姓前往德里朝拜,印度军队封锁了德里城周围,不许百姓与教徒靠近。而就在封锁距离外,每日聚集了大量在此地跪拜或伏身的百姓,来往人数远超德里的居民。

木制金制的神像摆满在警戒线之外,地上洒满了鲜花与各色彩粉,赤脚来往的无数百姓沉默的在黑水前流泪或祈祷,他们沾着粉末的彩色脚印布满了黑水之外,遥遥从天上看去,就像是黑水坑洞外,开满了各色鲜花。

而印度终于爆发了几乎南北所有城市的起义行动,特别是曾经在英国控制下的南方各个城市,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愤怒的百姓揭竿而起,在孟买甚至爆发了杀英警行动——甚至扩散成了屠杀英人的行动。

在英国军队拼命镇压的同时,印度也开始出现了集体的北逃行动。

特别是占印度人口八成以上的印度教教徒,几乎是拖家带口不顾一切的要北上前往莫卧儿帝国。

虽然这也给印度本就脆弱的防线与交通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显然英国陷入了极其的不利之中。拉克希米其实知道这一切可能是跟“橄榄山”有关,但在俞星城的建议下,她丝毫不提及“橄榄山”的存在,连续发出三封诏令痛斥谴责英国议会与刚刚上任不久的乔治四世。

甚至在英文版的诏令中讽刺乔治四世,“痴迷瓷器与宝石的同时,这个醉酒成性、流连女人的国王,成为了世界上杀人最多的国王,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满手鲜血的罪人,是基督教世界里杀人最多的人!听说基督教的上帝在旧约中指引他们屠杀妇女与儿童,看来这位乔治四世成为了上帝屠杀的代言人!”

此文在大明西厂的协助下,最先登报在法国与普鲁士地区的报纸上,狠狠侮辱了没有实权的乔治四世。可乔治四世虽然无能,却是英国的脸面,谁都可以让英国失败,却不能让英王蒙羞,这是整个大不列颠官员政务的第一要点。

拉克希米直指说乔治四世昏庸且残忍的指引了这场死亡几十万的屠杀,总要有足够大的人物来给英王背锅。

有两位在孟加拉国的法国记者,手持去年在万国博览会上才开始发售的最新的达盖尔相机,前往德里废墟,并拍下了一组详细的证据照片。在拿破仑刚上台的时候,正是团结法国民众,污蔑英王的最佳时机,这批珍贵的照片立刻被法国诸大报社选用,以连续六期的头版刊登在报纸首页,法语报纸中全是关于乔治四世召唤恶魔或醉醺醺指挥爆炸的讽刺插图。

再加上英国作为新教本就在教义上与天主教会有冲突,这里直指英国教会是宗教屠杀,更是让教皇国与罗马教廷划清与英国之间的关系,甚至贬斥英国的独立教会根本就不是“上帝的代言人之一”。

一时间整个欧洲都因此事炸开了锅,先是当时的英国议会放出消息,说此事与“橄榄山”有关。即有人因为橄榄山的特殊与神秘而转移了注意力,也有人认为“橄榄山”压根就不存在,就算是存在,说不定背后也是英国在操纵而已!

橄榄山的特殊存在,虽然使得很多人都忘记辱骂英国了,可一直懒政的乔治四世还是要脸的,被指着鼻子辱骂,再加上在印度失去大量雇佣兵、英兵与土地工厂,他也绝对忍不下去,听说白金汉宫都不装修了,天天议会内外骂战此起彼伏,乔四的乡下庄园更是政客来往频繁。

而关于东印度公司的罪孽更是被频繁翻旧账,虽然翻旧账的这些有话语权的国家,是因为要把这个最大的航海贸易公司拉下水,但举的例子却没有一个是假的。

比如对孟加拉国的财政操控导致1770年孟加拉□□,三年死亡上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