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光与暗(第6/7页)

“那怎么行呢,必须得好好经营你自己的品牌,后续做别的报道也更有影响力啊,尤其那些转发你报道的大V,你要注意和他们的互动,都能带动流量的,”郑书春指点着,眼见窝在沙发上的女孩可怜兮兮地合掌求饶,白皙的锁骨分明,她顿时心一软,“不说你了,这段时间怎么瘦了这么多?都没好好吃饭吗?”

“有啊,我有按时吃饭,”沈寻摇头,“就是睡眠不大好,不过吃药就会好点。”

“安眠药还是少吃,”郑书春叹气,又想起来,“你还没说你今天来干什么呢。”

“我拿下我的相机。”她在景清机场被掳走时,行李被留下了,辗转送到了林聿手里。在医院休养时林聿都还给了她,她拷下了照片,发现相机有点问题,就给了摄影同事去维修,顺带也方便编辑部选照片。

郑书春点点头:“那你去吧,他们也该吃完饭回来了。”

沈寻起身,朝她摆摆手:“那就明天见啦。”

“寻寻,”她走到门口时,郑书春突然叫住她,“你是不是喜欢上了一个人?”

沈寻的脚步顿住,转头看向她,没有说话。

“你相机的照片,有一个人,出现了很多回。”瞅见她沉默的神情,郑书春忽然后悔起自己的多事。

沈寻轻应了一下,走出她房间。那一声“嗯”太轻太模糊,让郑书春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

拿了相机,她避开人流开始多起来的电梯,走楼梯下楼。整整十二层,空荡荡的楼梯间,只有她自己的脚步声,一下又一下地回响。

——三哥?

——嗯?

——我希望这楼梯没有尽头。

——那是恐怖片。

——讨厌,你怎么一点也不浪漫。

——恭喜你终于认清现实。

——你说的我知道,可是程立,你在这里。所以,我也会在。如果你不离开,那么,我也永远留下。

她骤然停住脚步,脑海中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在马路边等红灯的时候,她拿起手机,漫无目的地刷微博,又是几百个@跳了出来。原来是一个当红男明星转了她那篇报道。

那名男明星在转载时引用了她文章里的一句话——迄今为止,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探索,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对于自身的认识,或许远远不够。

他评价她的文字:平静、残酷、温柔。

报道在微博上被新媒体部的同事处理成了偏文艺风的图文,配着全文链接。她再一次点开。

那些照片,明明来自她的镜头,却令她熟悉又陌生。照片下方,细碎的文字描绘着简短的故事、漫长的人生。

刘×,26岁,警察,抓吸毒人员的过程中被车撞伤,下肢终身瘫痪。

宋×,28岁。19岁时在酒吧和刚认识的朋友玩,蹭吸了冰毒,20岁开始经历了两年的强戒。26岁在蜜月旅行期间住过三家酒店,都因身上有吸毒记录被检查,一个月后丈夫家里提出离婚,两个月后她复吸。

罗心雨,14岁。她母亲因为父亲吸毒离家出走,父亲逼她买毒、吸毒,如果不从,就用烟头烫她。她是唯一要求披露自己正脸和名字的被访者,希望母亲看到她满是伤痕的手,可以回来看她。

…………

她摁灭屏幕,把手机放回口袋,点了一支烟,抬头望向对面的街道。

转眼就到初夏。北京的风还有点凉意,但姑娘们都已经迫不及待换上轻衫短裙。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穿的灰T恤和工装裤,还是去年买的,或者是前年?一旁有个大学生模样的男生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表情激动:“你是沈寻沈老师?”

沈寻吐了一口烟,礼貌一笑,表情轻淡:“你认错人了。”

男生不屈不挠,低头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举到她面前:“怎么会不是你呢,你看,就是啊。”

那张照片,是社里发她那篇报道时配的。

她挑眉:“还真像哎,但确实不是,抱歉。”

绿灯亮起,她抬步混进人流,背影利落。

厚重的窗帘掩住了午后的阳光,静谧的房间里,只开一盏台灯,茶几上的蜡烛微微闪烁,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何医生,你换了蜡烛,味儿和上次不一样。”沈寻躺在软榻上,轻声开口。

“嗯,上次你说你喜欢佛手柑,这款成分里面有。”何与心答,“放松。”

“难怪……”沈寻轻喃,深吸了口气,闭上眼。

“最近睡眠还是不好?”何与心问。

“老做梦。”

“梦到什么?”

“梦到自己一次次中枪。”

“开枪的人是谁?”

沉默。

“还梦到什么了?”

“雪,好多雪,到处白茫茫的。”她轻声答。

“这个季节的缅甸没有雪。”

“我答应要陪祖安去北极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