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节 接头(第6/8页)

在座的哪个不是聪明人,知道元义康在调解之前想动之以情,大家都跟着说:“是啊,靖安大战时,若不是孟镇督救命,咱们都得喂北蛮子了!”

“呵呵,老夫还欠着孟镇督一顿酒呢,说来真是惭愧啊,孟长官不要怪罪老夫才好。”

“哪里,老将军太客气了。那次若无老将军慷慨鼎力相助,我也是早丧命了,老将军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鲜于霸在旁边眼看这伙老战友抒情怀旧,他也插不上嘴,很不屑地撇撇嘴,仿佛瞧不起这帮人的虚伪。

“所以呢,大家是同生共死的交情,如今又同在东平共事,这是难得的缘分。打靖安大战后,我们这帮老战友可是好久没一块聚了。

过日子就是这样,太久不见,人就容易生分,就容易生出误会来。大家要以和为贵,凡事多沟通,多交流,不要为一点小摩擦伤了彼此的和气——孟镇督,你是我们几个的救命恩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孟聚微笑道:“救命恩人什么,元都督言重了,战场上大伙并肩战斗,哪谈得上谁救谁?

不过都督说得好,大伙是同生共死的交情,这是难得的缘分,倘若有什么误会,那不妨说开了好。我就听说了,最近横刀旅和守备旅的弟兄在底下有点冲突,闹得不是很愉快。

天下的大兵都一样,要是不打架不滋事,那兵就不是兵了,那是圣人了!诸位都是带兵的,带着一伙圣人怎么打仗?所以,当兵的打架,有时也不是坏事,不打架,弟兄们的血勇怎么给提起来?

我一直都是这么说,能打架敢打架的兵,打起架来嗷嗷叫的兵,那才是好兵!那些缩头缩脑不敢打架的兵,那是废物,白送我也不要!”

孟聚说得有趣,会场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将军们笑着说:“孟镇督精通带兵之道,是我辈中人啊!”

孟聚也跟着笑,但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底下的弟兄们可以由着性子乱打一通,但我们当将军的,那就得克制,得以大局为重了。打两架无所谓,但打出人命来了还不收手,那就坏事了,越闹越大的话,恐怕诸位都不好控制。

今晚我刚过来,不是很了解情况,不过天下是非,没有讲不通的道理。人情讲不通可以讲道理,道理讲不通还有国法嘛!朝廷制出军纪和宪令来,就是让大伙有个讲理的依据嘛。这事,经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将军们对视一眼,元义康干咳一声:“肖老将军,您说说?”

肖恒捋着下巴斑白的胡子,很矜持地说:“这事,易老弟那边死了人,还是易老弟来说说吧。”

易小刀连忙出声推辞:“不不,还是肖老哥先说吧,肖老哥说。”

看着两人彼此推辞谦让的样子,孟聚只觉一头雾水。放在平常人家,打官司时哪个不是争着要说自己的冤情和委屈,可看这帮人的做派,客气得象下馆子吃饭,哪有半分纠纷的样子?

谦让一通后,最终还是易小刀说了经过。大概五天前,横刀旅的一个队正带着五个部下到凤来馆喝酒,喝得熏熏的,恰好碰到守备旅的人也在喝酒。恰好名妓秋凝香准备要出场表演歌舞,有一张桌子在前排的,两伙人都要坐,结果争了起来,大家都是喝了酒的丘八,没两句就吵了起来,接着就动起手来了。十几个大兵混战一场,混乱中,横刀旅的那个队长被打死了。因为太乱,凶手也弄不清楚是谁,但肯定是守备旅的人。

易小刀说得不偏不倚,也没有添油加醋,这份气度让旁听的孟聚都暗暗称赞。说完,他还很客气地问:“在下说得未必对,肖老哥有什么要指正的吗?”

肖恒捋着白胡子点头:“易老弟说得很好,事情就这样了,我也没啥意见。不过,三天前,易老弟的人可是在徐扬街也打死了我的两个兵啊。”

易小刀连忙分辨:“这绝对不是我的意思,都是下面的弟兄们乱来——唉,肖老哥,事情过后,我过去想找你讨个说法,你咋不立即把凶手交出来呢?你不肯交人,弟兄们很气愤,我也实在压制不住啊!”

“嘿嘿,易老弟说得稀奇了,你自己都说,弄不清楚凶手是谁,我咋个交人呢?交谁?总不能冤枉胡乱捉个人去就杀了吧?再说了,现在你这边死了五个人,我这边可是死了六个人,这凶手又是怎么交法?”

“肖老哥,我这边死的可是队正,是军官,你那边死的人都是小兵吧?”

“小兵又怎的?谁的命不是命?军官的命就能顶两个小兵性命?大魏朝好像没这个国法吧?”

双方虽然针锋相对,但语气都很平和,温和得象谈家常一般,到了旅帅这个级别的官,拍桌子瞪眼已经没必要了。

易小刀摇头笑笑,却也不争辩,转而对元义康说:“元都督,孟镇督,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了。怎么处置,二位大人定夺吧,末将定然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