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欲刺齐王(第6/11页)

设想在齐君元的脑子里展开:首先是要将桌上的胡椒面倒在袖子里,然后站起身顺着柜台往外走。如果酒店中坐镇的两个高手对自己起疑心要拦住自己的话,可以将柜台上的一排酒坛顺手砸向他们。柜台靠门口那端有个温酒的炉子,上面放着大盆沸腾着的开水和一些正在开水中温热的酒壶。如果外面巡行的高手听到打斗声过来堵截的话,可以将这盆热水连同酒壶踢翻出去开路。暗器好挡,这开水却不好挡,连烫带砸之下,冲开一个口子应该没有问题。

柜台最外侧是收账的位置,冲出店去的时候可以顺手把算盘带走。冲出店后,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跑过街面,进到对面的巷子里去。在过街的时候可以将拆散的算盘珠子撒在身后,让后面追赶的人脚下打滑,起到阻挡一下的作用。

对面巷子口的一侧有个茶水摊,架了个布棚子。进巷子口时可以随手将布棚拉塌,遮住巷子口。后面追赶的人看不清里面情形是不敢贸然跟着冲进去的,这就又多出一些脱身的时间。

进到巷子里,可将袖子中的胡椒面扬起。巷子里空间小,无风,扬起的胡椒面会滞留空中好一会儿。等后面的人掀开布棚冲进巷子后,呼吸间肯定会受到胡椒面的刺激。而如此紧张的状态下突然被异味刺激,他们肯定会以为是毒料,这样就又会停止追赶先自查自保,这就又可以争取到时间了。

如果这样还不能摆脱的话,接下来齐君元就只能直接在巷子里布设子牙钩、崩花钩、灰银扁弦等杀伤力极大的武器。虽然这些武器过后肯定会被夜宴队的一些高手认出,并由此确定自己的来历。但是为了脱身,只能是冒着暴露的危险使用这些武器来有效阻止后面的追击。

全考虑周全了,接下来就是去做,趁着现有的条件未曾发生变化前去做,一步步准确到位地去做。当然,最好是什么都不用做,最好刚才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是杞人忧天。

齐君元很认真地把面和肉吃完,然后很认真地将两枚铜钱放在桌上。而当他正准备很认真地将桌上的胡椒面儿罐拢入袖子时,一个很意外的人出现在了店门口,说出几句很意外的话。于是整个酒店里的食客都纷纷议论起来、喧哗起来。

军占街

这个意外出现的人样子像个破落户,他急匆匆地跑到店门口,用一种故作神秘却又想让大家都能注意到他的音量宣布了一件事情:“有人要刺齐王!你们知道吗?有人要刺齐王!”

听到这话后,齐君元如同被一记重锤击在胸口,一口气久久地堵在喉咙不能舒缓。出事了!刺活儿又漏底儿了!是谁漏的底?不对!如果要漏底也不该采用这种方式啊,漏底儿的人完全可以将自己几个人前来南唐刺杀李景遂的消息悄悄传递过去,这样对方不但能可靠防范,而且还可以设下兜子将自己这几个人锁住或灭了。

亮声儿(江湖术语,喊叫、言语传递的意思)漏底,而且当众亮声儿的漏底儿。这样做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真的有人正在对齐王行刺局,但是被人发现了。而发现的人急切间想要制止这个刺局,那么采取这种当众亮声儿的方式是最直接、最快速的。

那么会是谁正在做刺齐王的刺局?齐君元首先就想到了六指,然后就是唐三娘。六指可能赶在自己之前看到了李景遂护卫模式并不严密,或者是正好今天不够严密,所以想抓住这个机会下手把刺活儿做了。唐三娘下午出来“点漪”之后便再没见到,会不会遇到什么巧合的事情混入了吴王府,又很巧合地可以接近到前来赴宴的刺标李景遂,所以想就此顺便将刺活儿做了。

可是又不对,如果是急切要制止刺局,那应该沿街奔跑大喊才是,或者直接奔到吴王府门口去告警,这样虚虚掩掩地又装神秘又想说的又有什么必要。而且六指是个非常谨慎、非常守规矩的人,这在烟重津刺局中就可以看出来。在没有自己的指示下,他绝不会莽撞行事的。唐三娘的几率就更小了,世上没有那么多连续的巧合之事,就算真有了这些巧合,按照唐三娘的性格,她反而会怀疑其中有诈,所以她也是不会独自抢先行刺局的。

那么这人到底是在玩什么花样?“拍水惊鱼”吗?是要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和其他几个来刺杀齐王的人感到惊恐,然后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反应和举动,那样就会成为被拍打水面吓得惊慌窜逃而最终撞入网中的鱼儿。

如果现在齐君元知道这沿街之上的店铺门口,还有人们聚集之处,都有这样一个人在传达同样信息的话,他会更加摸不着头脑。

齐君元偷偷看了下之前坐镇的两个高手,再瞄一眼门口等待下一拨巡行的高手,这些人在听到这消息之后都显出一种紧张来。好像他们等待的就是这件事情,至少也是与之相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