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百三十五章(第3/5页)

“直接上门也太冒昧了。”江芸芸解释着,“我先去外面转转,打听打听啥情况。”

对李家到底不熟悉,还是先打听打听为人比较好。

顾幺儿哦了一声,也不多话,飞快拉着江芸芸的手,随后掏出一把松子糖,含含糊糊说道:“我还没和你一起出门逛街过,你这几天都出门做什么啊?京城真好玩,什么东西都有,不过纨绔子弟也真多,之前出门就遇到好多人在吵架,说是什么太后,皇后,皇太后家的人在吵架,其中有一户人家家里还刚死人了呢,不过一点也不耽误吵架的,瞧着是占了上风的。”

江芸芸紧张:“那你可要躲远一点,不要和这些人掺和在一起。”

顾幺儿漫不经心点头,眼睛在街上的摊贩面前不停扫过:“我才不喜欢他们呢,看上去尖嘴猴腮,气虚血少的样子,戳一下就倒了,蒋叔临走前一直跟我说,要我跟着你的,不能和别人起冲突的。”

“见了人绕道走准没错。”江芸芸松了一口气,准备奖励一下听话的小孩,“你想吃什么,我请你吃。”

顾幺儿眼睛一亮,立马拉着她:“这个豆腐脑,咸的,和我在南京吃的不一样,想吃这个。”

“小童好眼光啊,我这个可是三十年老字号了。”摊贩是正宗的北京人,带着京城的口音,一边打着豆腐脑,一边和人唠嗑着。

顾幺儿也不怕生,和人有来有回聊着天。

那碗豆腐滑嫩雪白,用勺子扣出圆形,好似一座绵软雪山,倒上漆黑的酱油,再撒上葱花,细烟冒气,香气腾腾。

“这个豌豆黄也想吃。”顾幺儿拉着她走到隔壁的摊上。

鹅黄色的糕点被切成四四方方小小一块,表面细腻,隐隐能闻到甜味。

顾幺儿吃完了,舒服吐出一口气,摸了摸肚子:“真好吃,和扬州的东西一点也不一样。”

“南北差异第一个自然反应在饮食上面。”江芸芸笑说着。

“哎,你还没说,你这几天干嘛去了?”顾幺儿摸着肚子问道。

“出门打听了一下顺天府读书的行情,光读书的书院就有一百来家,读书人这么多,怪不得竞争这么激烈,还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神童天才,又有哪些是他们这次的对手。”江芸芸耐心解释着,“京城脚下消息流通得快,听说刑部尚书上折说要删定问刑条例议,把事例分类编集,再裁定成编,下发各处,与《大明律》兼用,这对他们之后考试判案很有帮助,得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拿到新条例。”

顾幺儿嘴巴咬得松子咯吱咯吱响,不解问道:“那这个条例是好事吗?”

江芸芸闲了想:“事倒有定,情罪无遗,算好吧。”

“那就好。”顾幺儿也跟着大人样地点着头评价着,“还有吗?”

“你知道你蒋叔为什么回去吗?”江芸芸问。

“要打仗了吧?”顾幺儿说道。

江芸芸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我猜的。”顾幺儿大人模样地叹气,垂头丧气的,“边境一直不安全,所以我爹一直想要我能混到京城当当闲官。”

江芸芸摸了摸小孩的帽子。

京城的天气太冷了,徐叔给顾幺儿买了一顶毛茸茸的大帽子,裹到脖子处,只露出一张雪白可爱的小脸。

“贵州都匀苗民起义了,你爹还有其余两位将军前往征讨,共八万兵力,不用担心。”江芸芸安慰着。

谁知道顾幺儿格外冷静:“不担心,苗人总是起义,他们其实没什么兵力,也没什么策略,就是苗族地势复杂,寨子众多,还有瘴气,这才显得难打,但我爹说只要冷静,不冒进,这些人完全不成气候。”

顾幺儿想了想:“就是太烦了,总是有人在起义,我爹身边本来还有一个副将,我很小的时候见过他,长得白白瘦瘦的,说话可斯文了,和我爹那个大老粗一点也不一样,但在一次讨征中了苗毒,也没解药,两三天就不行了。”

江芸芸惊讶:“就是每年来了打,打了安抚这样吗?”

“对啊。”顾幺儿说,“所以觉得这些人很烦,也不好好过日子,那些首领都是本地人,还整天带着他们去送死,他们一点也不好。”

江芸芸想了想:“为何不我们自己派官过去治理,可以归化他们。”

顾幺儿歪了歪脑袋:“我不知道啊,为什么啊。”

“我们去治理他,就可以用中原先进的文明去改变那个地方,就跟你之前听宪清说的文成公主入西藏的故事一样,在带去文化的同时,还有经济,只有经济稳定,才能保持稳定的政局,谁不想好好过日子,你爹说过,苗人起义很大一部分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她走了几步,思索片刻后才继续深入说道:“若是本地长官欺负人,我们作为外人介入不了,若是因为我们的问题,那苗人也有申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