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百八十八章(第3/7页)

——好聪明的脑袋,好险恶的用心。

至于传到衙门外面,自然又是一番越演越烈的流言。

“聪明人啊,可聪明人怎么还不来见我啊,着急,好着急啊。”肃王朱贡錝忧心忡忡担忧着。

“现在少给我说这些事情,我哪有功夫管他聪不聪明,我现在只担心那些人是不是真的……”卫所那边同样忧心忡忡。

江芸芸是没机会知道这些心理变化的,反而在看完这些册子后,心中忧虑更重了。

事情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复杂一些。

江芸芸另抽出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写上兰州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自然是粮食。

军屯种出来的粮食一半是用来发军饷的,还有一半是要屯起来以备战需,按道理本该是自给自足的,但奈何兰州如今是前线,战事频繁,士兵流动大,田地一半荒废,一半被敌人的马蹄践踏了,所以才年年不够,需要各地送过来。

第二类则是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地少人少,天冷地冷,兵荒马乱,自然也种不起来。

这个是大问题,江芸芸画上一个大圈。

百姓的粮食,第一是打算继续推行农事册,第二则要去寻找更好一点的种植谷粮,至少要把种植时间缩得短一点。

但军队的粮食却不好办了,第一自然是不归她管,第二是她这个芝麻小官在这里实在太不起眼了。

不过她开动了一下脑筋,倒也想出了几个解决的办法。

最简单的自然就是打入对面内部,让他们配合自己种地工作。

最有效的办法则是把兰州的战线往前推一下,让兰州不再成为前线。

江芸芸为自己这两个办法满意点了点头,但也知道这事急不得。

至于第二个问题,则是军需。

不够吃的粮食,穿不暖的衣服。

第三则是军队战力的问题。

破烂的城池,消失的军队,老是挨打的兰州,和性命岌岌可危的江同知。

兰州的问题和琼州并不一样。

虽说琼州也会有倭寇,但战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而且琼州的一应生态都是有轮廓的,只要江芸芸一点点耐下心来填充进去就可以起来,但兰州常年战乱,而且败多胜少,军心定然是混乱的,带来的问题也更严重。

民心不稳,生活凋零,商业中断,最重要的是所有人对兰州的未来都是悲观的态度。

江芸芸一条条写下去,每一条还写上几个不同方向的备选措施,争取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好不容易写了三张纸,江芸芸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然后咋舌,毕竟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是一件也办不成。

军队的指挥使们一个也不认识。

城里的商户们也没打好关系。

最重要的是知府大人到现在都没见到。

就在她忧心忡忡时,仆人阿来出现在门口,小心翼翼说道:“江同知,寇知府寻您过去。”

江芸芸一听,立刻站了起来:“可是知府点好粮回来了。”

阿来连连点头:“是是,虽说莫名耽误了几天,但一回来就找您了呢。”

江芸芸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我这就去。”

—— ——

寇兴五十八了,花白的头发整整齐齐梳着,眉宇间有一道很深的皱纹,看人时总觉得他在皱眉,身形消瘦,套在身上的官服缝缝补补打着不少补丁,是看一眼就知道是不苟言笑的严肃人。

若是顾仕隆在这里,大概下一秒就要拔腿转身跑了。

“知府大人。”江芸芸行礼。

寇兴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也没有为难人,只是嗯了一声:“坐吧。”

“听说你这几日都在了解兰州的情况。”他面无表情问道。

江芸芸点头:“初来乍到,自然要先看看过往的数据和册子,也好在今后的办事中心里有个数,才不会被人蒙骗了去。”

寇兴一听就捏着胡子满意点头:“是这个道理,听闻你在琼山县做过县令,做得很好,但兰州和琼山县是不一样的,你能如此虚心,这很好。”

江芸芸也跟着和气地笑了笑。

“今日叫你来是为了棉衣的事情。”寇兴话锋一转,继续说道,“马上就要入冬了,可今年的棉衣却还没有着落。”

江芸芸认认真真听着。

“黄河马上就要结冰了,对面的蒙古人很快就会打过来,可棉衣却迟迟没有下发,如此我们的士兵如何能抵御外敌。”寇兴叹气说道。

江芸芸露出欲言又止之色。

“有什么话便说吧。”寇兴说道。

“这不是卫所自己要考虑的事情吗?”她大着胆子问道,“我们和卫所不是并不相干预嘛。”

寇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卫所自然也在想办法,但我们也要替他们想办法,他们守护城池,我们能办就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