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百八十章(第3/5页)

江芸芸对此并不意外,甚至大为鼓励,在漳州呆久了,回头这些京城的官员回过神来,只当黎循传成了眼中钉,说不定还要掀起更大的风波。

“那后续接任的人,该是谁呢?”

内阁又开始开小会。

“让吏部先提请人员就是。”李东阳速来是抓大不抓小的性格,而且吏部提了名字,按照陛下的性格大概也是要问问内阁的,实在不行,那就有别的打算,不着急现在就开始操心的。

“王尚书现在刚上任,万一对部里工作不熟悉……”焦芳对此颇为担忧。

“两位侍郎也是可以提出建议的。”王鏊说道,“都是任吏已久的官吏,不会有事的。”

焦芳只好去看杨廷和。

杨廷和赶在他的视线到来前,飞快地避开他的视线,平静说道:“听首辅的。”

焦芳叹气,下意识想去看下一位,但想起下一位是谁,立马移开视线,奈何江芸这厮自己会凑过来。

“怎么不问问我?”江芸芸故作不解地问道。

焦芳气得龇了龇牙。

李东阳抬眸,警告地看了一眼江芸芸,示意她收敛点。

江芸芸坐直身子,一本正经说道:“我也觉得李首辅的意见特别好。”

焦芳环顾周围,严重觉得自己大概,可能,好像是受到排挤了!!

—— ——

吏部的名单递上来也很快,江芸芸还看到几个眼熟的名字,王守仁。

是了,之前王守仁及时救援兰州有大功,现在名字被写进去也挺正常。

“严嵩?”江芸芸警觉地指了指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严嵩,年纪大吗?”

“好想和你差不多岁数。”王鏊说,突然又说,“听说长了一张斯文俊秀的脸。”

江芸芸哦了一声。

首先严嵩是个大奸臣,明朝的大奸臣,其次,那个时候的皇帝也不是个好东西。

现在,这两样东西撞在一起了。

江芸芸神色严肃——坏了,这个皇帝不会是朱厚照吧。

不对,那个严嵩好像是个小老头。

但是,老头也是变老的,难免不是现在的年轻人。

——不过这么年轻的话,他能做好久的坏人。

江芸芸小眼神变来变去,惊疑不定。

“想什么?”焦芳一看不对劲,立马凑过来,“你认识这人?不对,他是江西人,你一个扬州人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啊。”

江芸芸没说话,突然看了他一眼。

——内阁有她师兄在,定然是进不来这么坏的人,可要是师兄不在了,有这个次辅那可就真不好说了。

坏人!原来在这里!

焦芳突然后脖颈发凉,脑袋往后靠去:“看我做什么!我不过是随便问问。”

“这里好多人呢,你怎么不问问其他人。”

“怎么就拉着这个江西人问,你不是一个河南人嘛。”

“好端端怎么就开始提这个人,你是不是有什么企图。”

焦芳震惊了。

焦芳愤怒了。

“江其归,你有病吧。”

他撸起袖子就要干架,杨廷和连忙把人拉住,委婉说道:“不行就不行,何来因为一个小小的官吏让内阁先乱起来,名字划去就是。”

“你们讲点道理啊,是江其归自己先提这人的。”焦昂愤怒指责道,“怎么还是我的问题!”

“你认识这人?”李东阳不解问道,“好端端提他的名字做什么。”

江芸芸不好说自己虚空索敌的小心思,只好随口说道:“我第一次主持乡试时读过这人的文章,学问已有登堂入室的造化,只是还不够老辣,太过直白,瞧着是个意气风发,胸有大义的年轻人。”

“大概就是你曾经罢黜过的举子,多年苦读后在乙丑科进士及第,说起来这一届还是介夫主持的,对这人可有印象。”王鏊缓和气氛,笑问道。

杨廷和不亏是神童,严嵩名次并不显眼,也并非文章有多独特,但偏人家就是过目不忘,都记得住。

“这届的状元顾鼎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文章久怀经济,警悟疏通,和平坦易,不局偏长。”他没有直接说起严嵩,反而说起当时的状元。

江芸芸一听,了然。

——做人比较世俗,性格温和,能屈能伸,但没啥特长。

有夸,没多夸。

“严嵩二甲第二名,学问登堂,博采众长,颇为锐进,先帝当年尤爱这样的人才。”

——学问还行,做人激进,但陛下喜欢。

江芸芸和杨廷和对视一眼,随后各自了然移开视线。

“漳州还是要老道稳重之人,那此人就不考虑了。”李东阳直接把人的名字划去。

“听闻他因病退官回籍,也不知病好了没,吏部怎么把他的名字挂上去了。”王鏊也跟着说道,随后想了想又解释道,“我有一弟子,也是他的同年进士,名叫徐缙,之前说起过此事,便记在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