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百八十章(第4/5页)

内阁众人说话间,就把严嵩的名字划去,随后想了想又把王守仁的名字也同样划去。

“善始善终,若是这次和蒙古人谈判顺利,后续景泰城还是让他继续负责吧,瞧着也是一个文武全才,盯着点蒙古人也好。”李东阳说。

“王萱,能力出众,但资历过浅,怕也是不行。”说完,又划走了一个。

“徐穆,博学有才,下笔千言,为文雅致,做官也很是清廉,不过性格太过温和。”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中,直接划去只剩下五人。

江芸芸定睛一看,又是不少熟人。

“毛澄、靳贵、王廷相、毛纪、蒋冕。”李东阳凝神,“诸位可还有删选的。”

三人摇头,江芸芸沉默。

“漳州情况但一个治世之人怕是压不住,还要有些带兵压阵的本事。”王鏊低声说道。

“这五人大都性格坚毅,只看陛下如何想的。”李东阳如是说道,“若是大家都没意见,那我便拟旨去了。”

“你一点意见也没有?”等折子都要写好了,焦芳又忍不住凑过来问道。

只是江芸芸没说话,就听到李东阳开口:“这折子事关紧急,江秘书直接面呈陛下吧。”

江芸芸哎了一声,揣着折子就走了。

“今天这么好说话。”焦芳震惊。

李东阳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摇着头,对着杨廷和慢慢悠悠说道:“蒙古人那边的情况,兵部可有沿途的折子递来,要做好万千准备。”

杨廷和也顺势跟了过去。

“顾小将军的兵马刚出城,消息不会来的这么快的。”

王鏊一看到焦芳的驴脸,也头也不回就走了。

焦芳回过神来,撇了撇嘴,脚步一转,也跟着离开内阁了。

现在内阁这情况是要反了天了,他得去内廷打听打听。

此时的刘瑾因为和冯三有了争端,奈何爷一条心都是偏的,只要冯三那厮说起江芸,陛下就不管不顾,反而把他骂了一顿,他正苦闷喝酒时,听闻小黄门来报又客人来,便挥了挥手让人请进来。

—— ——

三月,正德三年的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京城所有的话题又都是读书人的事情,听闻这次有很多大官的孩子参加科举,百姓最是猎奇,一时间议论纷纷,以至去漳州的人选定了的消息,也不过是惊鸿一闻,很快就被掀过去了。

仪封县人王廷相在京城热闹的声浪中独自一人收拾东西准备去漳州了。

他坐船离开当日,江芸芸正在家中设宴,请了四位阁老来家中吃扬州菜,就连焦芳也提着礼物,最后一个人慢慢悠悠地来赴宴了。

“你家的小毛驴真是越来越丰腴了。”李东阳一眼就看到那批多年不见的小毛驴,“跟着你兰州都去了,真是好毛驴啊。”

“可见胖了,长脸也不会少半分。”王鏊说了一个冷笑话。

焦芳冷笑一声:“可见是个性格刚正的人,才不会因为弯弯曲曲有了变化。”

小毛驴歪了歪脑袋,对着焦芳叫了一声。

“开宴了。”江芸芸慢慢悠悠走了过来,“别围着我家小毛驴,脾气不好,会咬人的,瞧着蒙声不吭的,凶得很。”

王鏊最是积极,撸起袖子就要入座。

“可做了哪些好吃的?”他问。

顾知立马大声介绍起来,声音脆生生的,一点也不胆怯。

“你怎么又养了孩子?”李东阳震惊。

江芸芸叹气:“说起来,也不是我养的,是张道长捡的小乞丐,但他现在住在道观,不方便带一个小姑娘,就放我这里了,也跟着我一起读书。”

“原是个小姑娘,瞧着颇为英气。”王鏊笑说着。

“这是我的徒弟,陈禾颖,来给四位阁老打个招呼。”江芸芸又说道。

陈禾颖也落落大方打了招呼,随后又说道:“我作业没写完,我要去写作业了。”

“去吧,把闲闲也带走。”江芸芸说。

顾知大怒:“我干了这么久的活,玩一会儿怎么了。”

“你小时候可爱读书了,这个徒弟怎么不像你,瞧着是个爱玩的。”李东阳见状,大声嘲笑着。

“我教的小孩,没一个爱读书的。”江芸芸一脸沉重。

“总不能好处都让你占去了。”王鏊笑说着,“说起来,我们这次三位阁老都有家中子嗣参加这次殿试呢。”

李东阳家的李兆先每次考试不是卷子坏了,就是生病,久而久之拖到现在。

焦芳家也有一个小孩要考试,当年江芸芸应天府乡试的时候就见过,老实说,学问一般。

“哪里比得上介夫家的神童啊。”焦芳果不其然酸了起来。

“小友有贾谊之才,作诗韵味不减唐宋词人,今年定当榜上有名。”李东阳摸着胡子说道。